VR技术3D展示校园科技活动项目式研究
我省中小学科技教育蓬勃发展
VR技术3D展示、校园科技活动、项目式研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太原市中小学科技教育蓬勃发展,各学校扎根日常,致力于多维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利用科学课堂和课后社团等平台,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数字化图书馆、校园科技馆
把科技空间搬进校园
3月6日,记者走访太原市几所中小学发现,各校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科普教育活动,为学生们打开了更大更广阔的科学空间。
在太原市公园路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内,两台VR技术3D展示机深受学生喜爱,使用展示机时只需戴上3D眼镜,手握操作笔,电脑上的影像就会变得立体起来。3D象棋、3D筛子等影像内的物品皆可通过操作笔进行移动,还可以进行放大拆解。“当我点击心脏,影像内的心脏就会跳动,我手中的操作笔也跟着震动,真是太神奇了。”一名学生开心地说。
图书馆内还打造出一个创客空间,3D打印机等科技设备摆放其中,展架上放置着学生们的科技创新作品,在创客空间,学生们可以学习3D打印、编程等课程,培养提升科学实践能力。
青年路小学万科分校将科技馆“搬”进校园,馆内有雪浪声波、电磁加速器、激光竖琴等互动科普展品;无皮鼓、忽明忽暗、水漩涡、视觉暂留等十几个壁挂式科普展品悬挂在墙面上,科普内容涉及声、光、电、磁力、数学等知识。
“校园科技馆的展品通过简单直观的实物模型表现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吸引学生动手参与,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青年路小学万科分校科学教师高冬颖说。
聚焦环保、航天等热点
科技创新活动丰富多彩
除了打造校园科学氛围,各中小学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也蓬勃发展。“世界水日”到来之际,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PDC开展“水课程”项目式研究活动,带领学生们在黄河供水公司呼延水厂观察配水车间、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吸水井等,了解自来水的来源、净化过程、水厂的生产环境等,让学生们明白看似普通的日常用水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水资源。学生们还走进太原市北控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参观污水处理的粗格栅间、砂水分离间、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提升泵房等,了解了生化法、物理法处理污水的基本过程,见识了污水变清的奇妙变化。“饮水思源懂感恩,节水护水力躬行。PDC‘水课程’项目式研究活动,让学生懂得节水、护水的重要性,更激发了孩子们对水的热爱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欲望。”该校教学副校长解红云表示。
聚焦环保、航天等热点,各学校尽一切可能支持学生们的成长探究。太原市进山中学校的航天教学工作十分突出,该校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备受关注,基地内有舱外宇航服、嫦娥二号卫星、嫦娥四号探测器等充满科技感的航天科普展品,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近距离感受航天领域的高科技。校内打造卫星应用、深空探测、航天实践、国防军事等实验室。2020年11月6日,由太原市教育局、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以及太原市进山中学校共同发起的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太原号”八一03星发射入轨,太原市进山中学校学生全程参与研制,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天体遥感观测、对地观测、天地协同编程教育等实验,同时搭载了“孩子的声音上太空”大型公益活动芯片,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航天科普和教育实践平台。“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攻坚克难,不断开启中国航天新征程。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平台,我们也要更加努力,接力传承航天精神,攀登科学的高峰。”航天实验班学生马志滨说。
探秘自然科学、古人生活
科普教育场馆开展奇妙之旅
据了解,太原植物园、太原博物馆等场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着科普教学的重要作用。
近日,在太原博物馆三层社教活动中心,一群身着汉服的小朋友端坐桌前,在讲解员老师介绍了博弈的历史传承、对弈讲究、胜负之道和活动规则后,迫不及待地进入比赛状态。他们时而苦思冥想,时而得意欢笑,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比赛结束后,胜者一句“承让”低调谦逊;败者也不气馁,一句句赞美之词,尽显气度。“时空对望,探访古人”系列活动是太原博物馆2023年最新推出的,包括弈棋、插花、焚香、饮茶等共计12项,预计每月开展一场,贯穿一整年,以古人的视角打开穿梭时空的大门,感悟古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日常。
“作为国家级、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我们也会经常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记录山西植物、研究植物科学、定期组织植物大讲堂等,深耕植物自然科普。”太原植物园科研科普部部长吕剑南表示。园内打造的“共享空间”可以开展各种科技劳动技能的学习,包括手工制作、木工、金工、3D打印和航模、船模、昆虫标本等制作活动。
太原植物园每周定期开展蝴蝶标本制作、植物景观瓶制作、植物敲染实验、滴胶制作等课程,推出的“探秘虫世界”“植物园奇妙夜”等活动几乎期期爆满,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科幻画、科技发明、科技作品
创新科学教育成果闪烁
“校内科学探索课、假期畅游科普基地、研学课堂活动等都是越来越重视科普教育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教育愈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太原植物园研学导师王鹏说。创新科学教育在教学中结出硕果,学生们通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拓展了知识视野,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近年来,太原市中小学还兴起科学技术社团,很多创新作品也得以在社团的科学活动或项目探究中形成,学生将动力与兴趣相结合,更容易开展创新性活动。“按照计划,我们区全域内各学校要把科普知识和科学技术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全学段中,充分利用地方课堂、课后托管等时间开展‘1+1+N’的科普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育。”太原市尖草坪区科协副主席崔宏霞介绍。
太原市中小学校在上好科学课,积极开展课内外科普活动的同时,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相关的科普资源形成校本课程,例如小小科学家、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无人机、航天创新、环保创意等,大力推广科普教育,使科普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记者 田勇 王美如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