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水蚀,造就天然画廊
在我省临县黄河边上一处10余米高的悬崖上,各种岩石造型犹如画卷一般铺展开来,形态千奇百怪。更为奇怪的是在整个黄河沿线上,人们只在这里发现了“岩石画卷”。这些精美绝伦的造型究竟如
何形成?今天我们就来一
探究竟。
造型独特的黄河画廊
地质的外力作用中,风蚀和水蚀是两种很重要的作用。
所谓风蚀,主要指沙漠地区或有沙层堆积地区(可以是河边、海边有沙滩的地方),风吹起砂粒,打击岩石表面,日久天长,就会将岩石打得千疮百孔。在风蚀的长期作用下,未成岩的河湖相沉积层分布区,就会变得支离破碎,甚至塑造出“魔鬼城”,这就是地理学上的“雅丹”地貌。水蚀是指河水或海水、湖水对岸石进行侵蚀、溶蚀。河流的侵蚀作用是陆地上最强烈的外力作用,可以把平整的高原切出一系列河谷,成为高峻的侵蚀水地。沟谷纵横、山崖陡峻、飞瀑、深潭、激流密布,是宏观上水力对岩石长期作用的结果。
黄河画廊发育于临县碛口镇和克虎镇之间,延绵60多公里。这些岩石形成于距今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的灰绿色砂岩,呈楔状交错层理发育,从河面附近到山坡顶部均有出露。黄河画廊由黄河水蚀与风蚀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又以风蚀为主。黄河画廊有的如动植物造型,栩栩如生,有的呈石槽、石龛、石窟、石书状,连片的石槽蜿蜒曲折,犹如迷宫般耐人寻味。石槽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有的开口向下,有的开口向上,有的呈敞口状,有的呈缩口状。在风沙的吹蚀和旋转磨蚀作用下,岩壁上呈现出大小不等的凹坑和小洞穴。
永和关北沿公路有一段长500—600米的崖壁,上面布满了性状各异的图像,曾被人称为魔壁或魔崖,带有神秘的色彩。崖壁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奇的图像?我们认为是水蚀、风蚀共同作用,其中又以水蚀作用为主。
B
崖壁上的浮雕也可能是水蚀而成
水的溶解作用,是指在地表河水、湖水或地下水的作用下,岩石中的可溶物质落走,进而分解、崩塌、利落,在器石面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图像。
永和关魔崖,主要是由水的溶蚀作用造成的。那变化万千的图像,也有规律可循,可分为横向、纵向两大类。横向的如长廊、浮云、海浪、鱼、龙等。它们受岩石水平层理控制,因沉积作用的细微差异,使岩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结构造成上下不同,水的溶解作用也有程度差别,使其塑的图像呈横向展布。
纵向的图像如立柱、宝塔、仕女、力士。岩石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产生垂直裂隙,地质上称节理。水的溶蚀作用便会顺着裂隙渗入、扩展,使岩石中出现垂向空洞,或剩下立式突出物。
岩石受应力作用,还有几组倾斜的裂隙。它们形成斜向图案,如鱼龙腾空、凤凰展翅,都具斜向特征。
还有一种是圆形图像,小的如蜂巢,大的如圆窗,分布在岩壁上。它们是溶蚀作用从点扩展而成,也可受岩石中隐性球状构造影响而成。
当上述几组作用组合在一起时,便会出现各种奇妙的图像。具体像什么,因人而异。
有人认为魔壁上的洞穴、空洞、廊柱,甚至几十米、几百米高的崖壁上的浮雕,都只有风力可达,因此是受风蚀作用形成。但是,很早以前,黄河水曾高出现代水面几十米乃至上百米。后来,随着地壳不断抬升,河流水位才逐步下降。因此,无论何等高度的崖壁,都曾经历过河水的侵蚀。
C
发育在山崖上的水蚀浮雕
也有人将雨水、露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当作风成作用,那是不恰当的。这种作用只是风化作用的一部分,可归结到无槽水流的剥蚀作用中,不能将其当作风成作用。当然,永和关魔壁上也有风化作用的影子,那细小的蜂巢般的图案就是空气中水分对岩石溶解所造成的,但毕竟是很次要的。
而这一高10—20米、长400—500米的崖壁上的图案成因,总体来说要以河水的溶蚀作用为主,因此称其为水性浮雕更为贴切。这一名称包括了成因与表象两个特点,令人一目了然。
永和关的水蚀浮雕,下部是一条深2—5米,长约百米的石廊,在河水侵蚀、冲刷作用下形成。当年,红军曾在此休息、开会,今天,这里已被当地重新利用,有的被当作牲口棚、柴草房,有的被石垒隔开,装上门栅当成个人房舍。石廊之上,便是水蚀浮雕。
水蚀浮雕还可发育在高出河面几十米、几百米的山崖上,尤其高150—200米的黄河三级阶地附近常见大小石龛。在罗岔村,有美丽玲珑、多孔的山洞,洞中有柱有门,有窗有廊,分成3个洞室彼此相通。更值得欣赏的是,洞壁由深浅不一的草绿色密集横纹组成。这类岩石在地质上被称为水平韵律层,如能开采打磨,一定能成为高贵文雅的饰面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