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系列报道(四)
大便异常或是结直肠癌的先兆
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感觉这个病是悄然而至的。那么,公众应如何预防结直肠癌?警惕哪些信号?
本期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病区主任 副主任医师 张毅勋
数据
难缠的“富贵病”
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结直肠癌可以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2016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40.8万例,死亡病例19.6万例;2020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6万例,死亡病例29万例。从总体看,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结直肠癌是一种‘富贵病’。”张毅勋表示,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饮食习惯越来越西化,摄入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越来越多,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我国的高发癌症。
过去,由于生活拮据,结直肠癌患者在我国并不多见。而在发达国家,结直肠癌是危害发达国家人民健康的常见癌症。
如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都有所改善;在我国,相关形势却较为严峻,并呈年轻化趋势。
病例
外卖烧烤油炸食品女孩“吃”出肠癌
“我一直以为自己年轻,身体扛得住,吃外卖、烧烤、油炸食品等一样都没落下。没想到这些习惯,竟让我得了癌症。”小芸(化名)后悔地说。
去年夏天,小芸感觉肚子疼,以为是吃坏了东西,就没放在心上。过了几天,她吃完宵夜,觉得腹痛越来越厉害,脸色渐渐苍白。朋友见状,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确诊小芸患有肠癌,伴有贫血。
由于小芸经常叫外卖、吃烧烤和油炸食物,医生认为发病很可能与这种饮食习惯有关。
病因
加工肉类摄入较多
结直肠癌的病因虽未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因如此,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令人担忧。
在众多因素中,饮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张毅勋指出,肉类摄入较多,就是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之一。
肉类可为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然而,红肉或加工肉类的脂肪含量较高,且多为饱和脂肪酸,易导致肠的负担过重,菌群组成紊乱。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通过评估,证实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与发生结直肠癌有关,并将加工肉类(如火腿肠)归为人类致癌物、红肉归为很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张毅勋认为,并不是所有食用红肉或加工肉类的人群都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只有频繁食用的人群才有风险。实际上,为了实现健康均衡饮食,公众可适量摄入红肉、加工肉类(每周1—2次)。
“煎炸烧烤类”食品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却存在着安全隐患。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油炸过火、爆炒的食品都会产生苯并芘。经过临床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结直肠癌等疾病。
此外,摄入新鲜蔬菜较少、久坐不动也是结直肠癌的致病因素。《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还提到,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肥胖、吸烟和大量饮酒等都是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
早筛意识比较差
结直肠癌在我国高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早筛意识不够。“虽然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遗憾的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比例较低。”张毅勋介绍,这与早筛意识不够有很大关系。
结直肠癌的有效早筛方式是肠镜。然而,肠镜并非常规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再加上肠镜检查会让人觉得尴尬与不适,因而很少有人能做到定期检查。
除此之外,结直肠癌早期容易“隐形”,没有特异症状。患者通常都是在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时才会想要做检查,很可能为时已晚。
其实,结直肠癌有5—10年窗口期。张毅勋表示,结直肠癌的发生要经过从息肉到腺瘤,最终发展成肿瘤的过程,一般需要5—10年时间。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提醒
这些异常要高度重视
为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张毅勋提醒患者,身体出现以下“蛛丝马迹”,应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排便习惯与粪便形状的改变: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大便中带血、脓液或者黏液,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如果粪便中出现带有暗红色的血丝或者血性的黏液便,并且是持续出现、逐渐增多,一定要警惕结直肠癌,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但需要与痔疮、结肠炎区别对待。因为这两种疾病也会导致出血的情况,所以在临床上常常被误诊。
腹痛:在结直肠癌发病初期,患者常常会感觉到腹部不适、定位不确切的隐痛或腹胀感。当出现阵发性的疼痛或腹痛症状加重时,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占据了肠道的空间,使粪便经过受阻引起的,这种情况在中晚期的患者中比较常见,而这时候,患者的腹部尤其右腹很可能会摸到包块,并且很多都伴有肠梗阻的症状,比如腹胀、呕吐、肛门不排气排便等。
全身症状:由于慢性失血、肿瘤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症状。
预防
远离肠癌这么做
《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提到,66%—78%的结直肠癌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
调整饮食习惯:根据《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高膳食纤维、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此外,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摄入乳制品和膳食钙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改变生活习惯:除均衡饮食外,公众还应该注意限制饮酒和戒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功能,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定期筛查,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较为明确,主要有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如能在早期去除这些病变,可大大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张毅勋建议,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定期体检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肠息肉以及早期结直肠癌,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警惕
这些人是高危人群
早期筛查和及时诊断治疗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张毅勋建议符合以下条件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这些高危人群包括: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病史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本人患有8至10 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符合2个及以上下述条目: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和带血的粪便、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术史、精神创伤史。 记者 梁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