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2月20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9]

别小看胃病它是胃癌的“前哨”

  在我国,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去年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达48万例,较2016年增加8.3万例,居“癌症发病人数排行榜”第3位。尤为关键的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胃癌患者日趋“年轻化”。
  那么,哪些因素可导致胃癌?公众应该如何预防?近日,专家结合具体事例,予以详细解答。

本期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吕彩霞

Part 1
夫妻俩喜食咸菜双双被查出胃癌
  对我省多地居民而言,咸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下饭“神器”。
  来自我省吕梁市的王国庆、张春秀(均为化名)都已年过六旬。自从结婚以来,夫妻俩每年深秋就会把收获的萝卜、苤蓝等洗净、切片,置于缸中腌制。每放一层食材,就要撒入一层盐、蒜、辣椒、花椒、白糖等佐料,到最上层的时候,再倒上老陈醋。经过佐料长时间的“洗礼”,这些蔬菜便有了一种独特的酸咸味,这时候就能端上餐桌了。
  近3年,王国庆时常感到上腹部隐隐作痛,却一直没重视。直到去年10月,他的病情加重,体重也明显下降。他在当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做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他已是胃癌中晚期,伴有胃出血。
  为了接受更好的治疗,王国庆决定前往山西省肿瘤医院。入院后,医生为王国庆进行手术,切除了肿瘤。
  就在王国庆手术后没多久,张春秀也出现上腹部隐痛、反酸反胃的症状。经胃镜、腹部增强CT检查,张春秀被诊断为胃部肿瘤。根据其病情,医生为她进行了手术。
  前几天,这对老夫妻一起到医院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只是还需要继续接受化疗。
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增加患胃癌风险
  胃癌是起源于胃的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目前,胃癌的确切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但与地域环境、饮食习惯有关。
  研究发现,我国胃癌高发区的走向是从西北地区起,沿河西走廊、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然后向东到辽宁,之后沿着海岸线向下到山东半岛、安徽、浙江至福建。这些地区的居民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我国北方居民,冬天有腌制咸菜或酸菜的习惯。在东南沿海,居民则有常年腌制海产品的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在胃内会形成大量的亚硝胺。吕彩霞表示,亚硝胺类物质属于致癌物质。
  居民长期食用腌制食物,就会刺激胃黏膜上皮,从而大大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俗话说,病从口入。王国庆夫妇的胃癌,就是这样吃出来的。由于饮食习惯相近,胃癌也被称作“夫妻癌”。
  除了腌制食品之外,长期食用熏烤食品也是诱发胃癌的一大风险因素。

Part 2
27岁女孩患胃癌竟是这个习惯惹祸
  烧烤是这些年来的“夜宵新宠”。即使是天气转凉,烧烤摊的人气依旧居高不下。下了班,只身一人或约上三五好友到烧烤摊吃一顿,听上去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着“杀机”。
  大学毕业后,熊敏(化名)选择自主创业。
  创业初期,起早贪黑地忙碌,已成为熊敏的日常。由于工作原因,她的饮食非常不规律,到了晚上,经常到夜市吃一顿烧烤,作为对自己的“奖励”。这一习惯,熊敏维持了数年。
  去年初秋,熊敏觉得胃痛、胃胀,以为是慢性胃炎,并未在意。直到上个月,她胃痛加重,伴有呕血,这才开始注意身体。
  在父亲的陪伴下,熊敏到山西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做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熊敏患上了胃癌。医生详细了解熊敏的饮食习惯后,认为发病原因与熊敏经常吃烧烤有关。
  熊敏的父亲得知诊断结果,既伤心又懊悔。“她才27岁。我和老伴劝过她,让她不要老吃烧烤。可是,她听不进去。”提到女儿的病情,熊敏父亲的眼泪夺眶而出。
  吕彩霞表示,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吃烧烤或熏制类食物。但是,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容易产生苯并芘、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
压力大熬夜胃癌缠上年轻人
  尽管胃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69岁之间,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但是从近年来的临床数据来看,年轻人胃癌发病率迅速增加。
  为什么胃癌“喜欢”上了年轻人?在临床治疗中,吕彩霞发现年轻胃癌患者有一些共性习惯。这些习惯除饮食不健康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压力大。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普遍较快,长期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在此情况下,他们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长期精神紧张,确实伤胃。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易诱发胃炎等病变,增加癌变概率。然而,年轻人通常不以为然。
  腹部隐痛不重视。胃癌早期,症状多为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等,常被认为是胃炎、溃疡、消化不良等疾病。

Part 3
胃癌致病因素多这些“雷区”需认清
  胃癌正在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们的生活。胃癌的发生,除地域环境、饮食习惯外,还与遗传因素、慢性疾患、幽门螺杆菌等息息相关。
  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正因如此,胃癌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常华(化名)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他说:“我的姥爷、母亲,都是因胃癌而离世。没想到,母亲去世两年之后,我哥哥也被确诊为胃癌。”
  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吕彩霞介绍,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的,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过程,即“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在这期间出现的病变称为癌前病变。
  临床研究表明,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2.5%—11%,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10%—83%。
  对于胃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医学界比较明确的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是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的3—6倍。

Part 4
如何早发现胃癌?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何才能远离胃癌?吕彩霞提醒,在生活习惯上,提倡吃新鲜食品,拒绝吃变质、霉烂或少吃熏烤、腌制食品,因为这些都是致癌物含量比较多的食物,并且一些经过高盐加工之后的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致癌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三餐饮食规律,不熬夜或少熬夜;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对慢性、良性的胃病,患者要及时治疗。
  幽门螺杆菌被世卫组织明确定义为促癌因素,是诱发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患者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要进行及时治疗,特别对一些癌前疾病或者癌前病变,更要重视,防止癌前病变演变成癌。
  定期筛查非常关键。由于胃癌一经发现常为中晚期,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如果筛查出早期胃癌,通过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胃癌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筛查。
  我国学者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的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曾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父母和亲兄弟姐妹患有胃肠道肿瘤;存在胃肠道肿瘤其他高危因素等。 记者 梁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