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压岁钱,父母可以随意花吗?
小时候的你,是否也被家长这样“套路”过呢?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觉醒,现在孩子对待压岁钱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认为压岁钱就是自己的钱。
那么,压岁钱到底属于谁?父母能花孩子的压岁钱吗?
压岁钱的所有权属于谁?
《民法典》第657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压岁钱的本质是金钱,属于《民法典》第115规定的动产。长辈赠与晚辈的压岁钱性质上就是一种动产赠与行为。而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
简单来说就是,家长可以帮忙保管压岁钱,但钱还是属于孩子的。
孩子是否有权私自支配压岁钱?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八岁以下的孩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压岁钱只能由父母代为保管和使用,但应当按照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只能为维护孩子的利益进行相应的处分。
八岁至十八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年满十六岁除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孩子可以用压岁钱买本子、笔、小零食等个人独立处理的小事情,但是大额的超出孩子认知能力的处分行为,如果父母不追认,这些行为是无效的。
十八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可以自行处分这笔钱。
父母保管可以随意使用吗?
《民法典》第35条第1款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父母应保护好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其中包括压岁钱,但父母不能据为己有,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消费。
压岁钱该如何保管?
《民法典》第34条第1款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因为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心智尚未成熟,只能从事跟他(她)年龄相适应的行为。如果父母为未成年人办理专属银行账户,将压岁钱存到银行,或为孩子买保险,切实将压岁钱花到孩子身上,又或者购买供其本人使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给孩子报辅导班等,则不在法律禁止之列。
压岁钱的其他用途
《民法典》第1188条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进行赔偿。
如果未成年人对他人构成侵权,如将别人打伤、毁坏了别人的财物等,则应当从未成年人本人的压岁钱中优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赔偿。 晋城中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