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期如何应对“痛痛痛”和“累累累”
1
呼吸急促(气短)
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呼吸急促较常见。
对呼吸急促问题的建议:
可以尝试各种缓解呼吸急促的体位——
俯卧位:腹部朝下躺平(俯卧)可以帮助缓解呼吸急促。
前倾坐位: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腰部以上前倾,头颈趴在桌面的枕头上,手臂放置于桌子上,或者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手臂放置于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前倾立位:立位,身体前倾,伏于窗台或者其他稳定的支撑面上。
背部倚靠立位:背靠墙壁,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足距墙约30cm,两腿分开。
注意出现以下情形需要及时就诊:
●轻微活动后即出现非常明显的气短,采用任何缓解呼吸急促的姿势后都无法改善。
●静止时呼吸急促程度发生改变,且采用任何呼吸控制技术后都无法改善。
●在某些姿势、活动或锻炼期间感到胸痛、心跳加速或头晕。
●出现面部、手臂和腿部的无力,尤其是在一侧身体上出现。
2
乏力
感到机体乏力或自觉疲乏,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是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最常报告的症状。
对乏力问题的建议:
●保持日常生活节奏规律、确定活动优先顺序、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症状较轻微而无呼吸困难,常规进行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可适当予以补气药物的治疗,如百合、桔梗等药物补益肺气,宣畅气机。
●若出现呼吸困难不能缓解,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可以采用泡洗等中医外治疗法,取生姜3片(约一元硬币大小)加艾绒5克、盐5克,共煮10分钟,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控制温度在40℃—43℃,保持此温度泡洗约30分钟,每日一次,以微微汗出为宜,不可大汗淋漓。如果有心脏病,泡洗时间需要减半,切不可时间过久。若出现呼吸困难不能缓解,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3
失眠
感染新冠病毒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眠浅、多梦等症状。
对失眠问题的建议:
●有规律的入睡和起床时间。
●确保所处的环境没有让你分心的事物,如过强的光线或噪音。
●尝试在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尽可能减少尼古丁、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尝试帮助入睡的放松技巧,例如冥想、正念减压疗法、意念或沐浴、芳香疗法、太极、瑜伽和音乐等。
●也可用中药泡洗等方法。
4
疼痛
新冠病毒感染及恢复的过程中,多会出现骨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咽痛等疼痛表现。
对疼痛问题的建议:
●对于关节、肌肉或全身疼痛,可以随餐服用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等镇痛药。
●对于咽痛,可以使用金喉健、薄荷含片等药物治疗。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疼痛症状。
●听放松的音乐或冥想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调整日常活动的节奏是控制疼痛的关键之一。
●也可以采用热敷、刮痧等中医外治疗法。
●若出现明显胸痛,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5
心悸
新冠病毒感染康复阶段,部分患者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
对心悸问题的建议:
●此时应注意多休息,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加强自身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若心悸症状明显,每分钟搏动持续超过100次、小于60次,或出现不规律搏动,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查明病因,并采取措施。
6
声音问题
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咽喉疼痛、刺激性咳嗽和咽喉部积痰的感觉,需要经常清嗓。还可能会出现声音微弱、带喘气声或沙哑,尤其是在医院使用过呼吸机后。
对声音问题的建议:
●补充足够水分,少量多次进水。
●不要使声音紧张。
●不要用耳语音量说话,因为这会使声带紧张,也尽量不要高声说话或喊叫。
●吸入蒸汽(用毛巾遮盖头部后从装开水的杯中吸入蒸汽)10—15分钟,可以缓解干燥和滋润声道。
●建议停止吸烟。
7
吞咽问题
吞咽食物和饮料时感觉有困难,是因为帮助吞咽的肌肉可能变弱了。
对吞咽问题的建议:
●吃喝时保持身体坐直,一定不要躺着吃或喝。
●饭后保持直立(坐着、站着、走路)至少30分钟。
●尝试不同质地的食物,可以选择较软、光滑或湿润的食物,或将固体食物切成非常小的碎块进食。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吃饭或喝水时要注意力集中。
●尽量选择安静的地方进餐。
●避免在吃饭或喝水时说话。
●如果吃完整餐感到疲劳,可在一天中少吃多餐。
●通过刷牙和喝水保持口腔清洁。
●如果在进食或喝水时出现咳嗽或呛噎,请向医务人员咨询,因为食物或饮料可能误入了肺部。
8
嗅觉味觉下降
对嗅觉味觉下降问题的建议:
●每天刷牙两次,确保口腔卫生。
●进行嗅觉训练,包括每天闻柠檬、玫瑰、丁香或桉树,一天两次,每次20秒。
●试着在食物中添加香草和香料。
●大多数嗅觉味觉下降,会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一个月内恢复。
■延伸阅读
重点人群恢复期健康指导
1
老年人
●转阴后往往有一定程度的疲劳,甚至持续数周。尝试调整每日做事节奏,不要一次做太多事情。
●如果精力允许,请逐步恢复您的日常作息,并为自己制定每日时间表,包括睡眠、进餐、活动等。
●在安全和无疲劳的情况下进行锻炼,恢复力量和耐力。
●三餐不缺,适当加餐,每天喝水1500—2000ml。
●保持社交联系。每天尽可能多地与亲人和信任的人交谈。
●尝试在深呼吸时重复“放松”“平静”等词,尽量避免消极或不健康的想法;如果压力、担心、恐惧和悲伤,连续几天妨碍日常活动,请联系医生,寻求心理支持。
●老年人经过治疗核酸或抗原检测转阴,但加重的基础病不一定随之稳定,需要密切监测,如果病情不稳定持续时间较长,请及时到医院就诊,调整基础病治疗方案。
2
孕妇
●不论什么孕周,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1—2周内都要注意休息,可适当进行运动,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应循序渐进。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水分。如有先兆流产、前置胎盘等不适宜运动的情况应遵医嘱。
●整个孕期要注意保证合理充足的营养摄入。
●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不必过分担心新冠病毒感染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目前认为新冠病毒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宫内感染的几率极小,一般也不会导致畸形。
●应定期孕检,孕中晚期的孕妇应自行监测胎动。如有胎动异常、腹痛、腹部不适、阴道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3
儿童青少年
总体来讲,儿童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后绝大部分预后良好,呈现自限性病程,发生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几率极低。
●继续做好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挑食,规律作息,睡眠充足,循序渐进,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正确对待恢复期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后,部分儿童青少年会持续咳嗽一段时间。如果不影响日常生活,不需特殊处理,通常不主张应用镇咳药。
如果患儿原本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咳嗽时间超过3周仍不恢复、夜间咳嗽为主,也需及时就医。
●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家长应提高警惕——
儿童青少年中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重度营养不良、肿瘤肥胖糖尿病或遗传性疾病、免疫缺陷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早产儿或新生儿等,当孩子3天以上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持续胸闷或胸痛或者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