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2月2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1]

冬日残“阳”

  □卢琳山

  冬至来了,“数九”第一天,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和往年一样,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原本担忧没有吃饺子的食欲,因为,“羊”来了,一家人都进了“羊圈”。好在此前一天,我抗原检测转了阴,妻女也平稳度过了最难的阶段。
  当下,人们言必谈“阳”,所有社交平台也仿佛只剩下“聊阳”和“疗阳”了,不是“欧阳疯”就是“欧阳克”,许多人进了“阳圈”,也有许多人等着“入阳”,周遭一切似乎成了“阳顶天”。
  在这“羊”来“羊”往的时候,我受领了极为重要的回访任务,在12月11日带着素杰和书文,踏上了去往南国的行程。当时认为办好该办的事,尽量少地接触人流,大概率是不会感染的吧。
  刚刚落地湖南湘潭时,感觉周围一切正常。第二日我们便匆匆赶赴受访人所在乡下,见到了受访老人,一上午的倾心交流比较顺利,心中很是欢愉。
  13日,我们便离开湘潭,乘坐高铁来到广东东莞,因为异地不熟费了点功夫才到了目的地常平镇,入住那里的酒店。
  就在去往常平镇的路上,我感觉到身上莫名发冷。因为当地天气阴沉,温度很低,所以并没有太在意。而在酒店附近吃晚饭和回酒店的路上,这种发冷的感觉愈发严重。急匆匆回到酒店房间,才发现不只是冷,脸上已滚烫,我才意识到,病了。书文买了体温计,我吃了事先带着的药品,但一整晚没能安稳入睡。
  因为不知道自己已经“阳”了,毕竟一路谨慎防护。第二天,我拖着发着高烧,犹如灌铅般的身子,继续会见了另一位受访人,下午便匆匆赶回了深圳。后来我通过微信得知,第二位受访人也在我们离粤不久后就“阳”了。
  我这虚弱的身体在广东省整整烧了两个夜晚和两个白天,等回到榆次家中,“火灭了”,体温回到正常,咳嗽却似乎加重了。当晚一测抗原,果真是“阳”了。
  作为单位最早阳的一批人,我在微信群里和同事们分享了“阳”的特别经历,不必担心、不必恐慌,只是一次重感冒。同事们纷纷发来祝福早日康复的信息,让我这位“老阳人”深深被集体的关爱感动着。
  居家治疗的我一天天好起来,妻和女儿却因我而被感染了,虽然她们此前尽力做足了防护措施。
  回榆后,与我一起的那些同事,包括书文和素杰,也一个接一个被奥密克戎光顾。昨日还谈笑风生,今日却卧床呻吟。“阳”好像成了常态,不“阳”成了例外。影响工作自不必说,每个人的健康让人牵肠挂肚。
  特别是执行局领导,时时挂念着部门里那些外地来榆工作的单身年轻人,怕他们缺少药品,担心他们吃得不好,不时安排其他同事为居家同事送去药品和食物,就在冬至这天,又专门为年轻人们送去温暖的过冬饺子。
  单位还仅存的“未阳”同志,有的坚持着开庭,有的庭审已经没有办法组织,便“躲”在各自办公室能多阅一本卷宗是一本,能多整理一本档案是一本……
  在这各种复杂的氛围中,在冬至来临的前一天晚上,我又测了一次抗原,“恭喜我!阳过!”虽然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我的心里总觉得可以释怀了。
  国家努力地保护了人民三年,也到了需要国民自我保护的时候。在“阳”声一片的非常时刻,大抵我们需要的是定力、勇气和正确的方式,需要的是自我保护和互相帮助。
  我想,待到春花浪漫时,姑姑会急切地催促,“过儿,该走了”。
  (作者单位系晋中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