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2月06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4]

无人平台安全吗 ⑥

  说了无人车,再说说无人机是否安全。
  2015年1月26日凌晨3时8分左右,一架无人机闯入戒备森严的白宫,最后降落在白宫南坪。当时白宫特工处十分震惊,随后立即展开调查,整个白宫当即被封锁,直至确定该无人机无危险后才开放。后来得知,该无人机的操纵者纯属消遣,没什么特别企图。这架无人机是中国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在美国售价仅400—1000 美元。
  随后在2015年4月22日,日本首相官邸房顶上也发现了一架大疆无人机,还经过大幅改造,原本白色的机身被涂成了黑色。日本警方称,无人机被检测出微量辐射,可能含有福岛核事故释放的铯,是“有人故意控制无人机飞入官邸”。这下性质就变了。
  与之类似,国内无人机“黑飞”“乱飞”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它们的最大危害是干扰民航机起降、偷窥保密区域。小小的无人机一旦飞到民航机的航线上,就有可能与其相撞。民航机在设计中已经考虑过普通飞鸟的撞击,而且机场都会采取一些驱鸟措施,尽量减少飞机撞鸟的危险。而无人机相比飞鸟,更硬更重,甚至飞行速度更快,对民航机的危害自然更大。有时遥控无人机的无线电信号,还可能干扰民航机的无线电设备。
  2017 年4月30日18 时许,成都双流机场就再次发生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共造成10 个航班备降。此前从4月14日开始,双流机场已发生8起无人机扰航事件,造成共计过百架航班备降、返航或延误,其密集和危害程度空前。一位飞行俱乐部的负责人表示,这种现象已经不是孤立的个案了。
  除了有人操纵无人机故意或无意中危害他人或公共安全,还有一种危险是无人机可能失控引发的。比如无人机因为缺电、碰撞而坠落,丢失了遥控信号而乱飞。对此无人机制造商已经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比如缺电后无人机自主缓慢下降,丢失遥控信号后按照先前的飞行路线返回。随着技术进步,无人机抗风、自主返航、自动避障的能力越来越强。比如现在即便是小到手掌大小的无人机,都已经能安装一套障碍传感器,自动与飞行路线前方的物体保持安全距离。它甚至能自行在楼宇、峡谷间穿行。
  还有一些无人机的反对者认为,它不仅影响了航班的正常起降,危害公众的人身安全,还带来个人隐私安全方面的隐患。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就是一位坚定的反对者:“当你发现你的邻居买的商业化观测无人机从他们的后院放出去,然后每天在你的屋顶转来转去,你怎么想?”事实上,目前针对民用无人机的滥用问题,确实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即使恶意使用民用无人机来窥探公民隐私,受害者也没多少办法通过法律渠道讨回公道。这无疑令人不快。
  汇总以上问题,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解决无人机安全隐患的根本措施,不在无人机本身,不在技术上,还是在于使用监管、法律规范。无人机就好比是一把菜刀,安全保障还是要落到用它们的人身上。能因为法律规范难,就把某项新技术本身判定为不安全吗?显然不能。
  基于这种看法,支持无人机的人更多。很多国家也没有把民用无人机一律拍落,而是通过加强管理和立法,来解决已有的和未来的安全问题,最后说说海里无人平台的安全问题。无人潜航器正在窥探我国海洋资源、威胁我国海防安全,那我们不发展、使用无人潜航器就能回避吗?答案当然是:不仅要发展,还得发展得更好。何况从经济民生来看,无人潜航器也是探测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式高效工具,放弃它才会让自己的经济更加虚弱,国家更不安全。
  综上所述,无人平台确实带来不少安全问题,但这都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伴随的,而且大多数并非无人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靠我们人类的正确使用和有效监管来解决。
  摘自《无人胜有人——聚焦无人平台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