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1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2]

挂号验血那些事儿……

  1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可每到医院看病,纷繁复杂的科室,着实让人头大,更别说挂到正确的科室了。根据症状挂号,希望这份指南可以帮助正在被疾病折磨的你——

看病不知挂哪个科?
“挂号攻略”呈上

科室 症状
神经内科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肢体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癫痫、肌肉萎缩。
神经外科
  外院明确诊断脑瘤、脊髓瘤、脑脊髓外伤等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
心内科
  自觉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时,建议心内科就诊,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
心外科
  一般来说,应先就诊心内科,如需手术,再到心外科就诊。(如血压突然升高,超过200/120mmHg,突发呼吸困难、喘憋、不能平卧时应去急诊科就诊。)
肾内科
  尿泡沫增多;已有尿常规结果,发现有蛋白尿、血尿;如出现眼睛可见到的红色尿液,需肾内科及泌尿外科同时就诊;水肿,双侧颜面、眼睑、下肢水肿,特别是水肿合并蛋白尿、高血压等;女性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液生化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血肌酐升高;超声提示有双肾多囊肾;尿量异常增多或异常减少、夜尿明显增多。
泌尿外科
  老年男性出现尿频、排尿困难、排尿等待;无任何不适症状,但出现鲜红尿液,特别是出现血凝块时;有尿意,但排尿困难;男性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超声、CT等提示有肾占位疾病、肾积水、肾脏或输尿管结石;腰痛、腹痛,尤其疼痛向下腹部及尿道口处放射,尤其阵发性疼痛,或同时出现眼睛能看到的血尿。
男科
  老年男性出现尿急、尿频、尿等待、排尿困难情况;男性尿道口疼痛、灼热,并有异常分泌物出现;男性勃起功能异常、性功能异常;男性生殖问题;睾丸、阴茎、阴囊的疼痛、肿胀、硬结等情况(也可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乳腺肿瘤、急慢乳腺炎、乳腺增生、副乳、乳头畸形、男性乳腺发育等。凡是胸前区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多半是要挂乳腺外科。如果您所挂号的医院没有乳腺外科,也可以挂普通外科来寻求帮助。
胸外科
  在临床上,胸部指的是肋骨和胸骨包围住的身体部分,胸科研究的也往往是胸腔内的器官。

2
  挂到正确的号找医生看病时,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开一系列检查,在这些检查中,大部分时候会有验血。
  抽完血后,护士总会说“按好了”,但大多数患者都不知道怎么才算 “按好了”,于是,抽血处就会出现淤血、淤青、鼓包等。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除了采血人员的技术因素之外,患者的按压手法更为关键——

抽血后怎样按压?
正确按压有“姿势”

按压方式 是否 正确解释
  抽血完成后,轻轻按压即可。
×
  按压力度过轻会错过最初的止血时机,造成局部淤血,力度过猛则会导致血流不畅。

  抽血完成后,按压面积要稍微大一点。

  手指按压面积需要覆盖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如果只压住了皮肤上的针眼,血管上的针眼就会出血,血从血管流出后,被堵在皮肤下面,形成一个血肿。

  抽血完成后,屈起手臂按压。
×
  屈肘会阻碍肘部静脉血回流,增加肘部静脉血管内的压力,故血液易从血管针眼渗出,形成皮下淤血。

  抽血完成后,未到按压时间取下棉签。
×
  抽完血后应多按一会儿,切忌不时查看针眼,影响凝血。普通人的凝血时间是5—10分钟,所以按压时间应持续5—10分钟。

  抽血完成后,边按边揉。
×
  按压时千万不能揉,这样做不仅不能止血,反而会加速出血,效果适得其反,还容易鼓包。

  抽血完成后,最好用 “三指按压法”按压。

  “三指按压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压在针眼处,需要注意按压面积大、按压力度适中、按压时间要长。

  抽血完成后,立刻负重。
×
  抽血后相当于血管受了个小伤,提重物可能造成针孔渗血。
  在手腕部或手背处抽血完成后,用大拇指按压棉签。

  这时可以用大拇指按压棉签顶端,其他4根手指在另一侧对应按压,形成支点,这样更能确保止血效果。

  抽血完后,回家很快洗澡。
×
  针眼处皮肤破损,沾水容易造成感染,不利于恢复。因此,24小时内抽血处不要沾水。

3
  抽血完成后,护士通常会告诉患者多久可以取结果。拿到验血报告,上面的专业术语后面,有些箭头朝上,有些箭头朝下,着实看不懂。
  拿给医生,医生看一眼就将其放一边,是不是有种被糊弄的感觉?其实,医生天天看,自然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问题。不好意思问医生,那就学会自己看——

验血单上各种箭头看不懂?
本表让你做到心中有数

项目名称 不在正常范围
白细胞(反映免疫状态)
  增多:全身或局部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阑尾炎等;明显升高应警惕白血病的可能;某些肿瘤可致白细胞升高;大面积烧伤等。
  减少:病毒性感染,如麻疹、水痘、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等;某些细菌、原虫性感染,如伤寒、疟疾、严重败血症等;某些药物及化学试剂及放射线影响。

红细胞(反映供氧状态)
  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减少:贫血,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注:血红蛋白增高和降低的病因基本同红细胞一样。)

血小板(反映凝血状态)
  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某些感染、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手术、运动后等。
  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牙龈出血等。

中性粒细胞
  增多:细菌感染、炎症等。
  减少:单纯的轻度降低,多无明显病理意义。

淋巴细胞百分比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减少: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绝对值
  增多:常见于感染、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血沉
  增多:炎症、结核病、风湿病活动期。
  减少:严重肝损害、脱水、食用抗炎药。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增多:过敏、寄生虫。
  减少:手术、烧伤、长期应用激素。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
  增多:血液病、骨髓纤维化、脾切除、铅锌中毒。
  减少:无临床意义。

  记者 丁婷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