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1月14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4]
创新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讲好双创故事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劳动者素质水平的提高和人才集聚。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1120多万人,国家发改委等19个部门在2020年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到150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6000万人左右。
  乡村要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技能是根本。作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力量,那些从“进城打工”到“土里淘金”的“新农人”,已成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
  为了给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提供好政策、好机会,山西开展了职业技能竞赛。“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已成功打造成我省农村创业创新的品牌赛事。通过大赛,诸多创业创新优秀项目不仅得以展示,而且获得了相应的资金奖励、项目扶持。在历届参赛选手中,许多“新农人”已经成长为农村双创的优秀典型。一大批新农人、农创客脱颖而出,在乡村振兴的赛场上各领风骚、带头奔跑。

擦亮赛事品牌
  作为全省农业领域创业创新成果的展示平台,从2017年至2021年,“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举办了五届,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品牌活动。“三晋新农人”不仅仅是赛事更是展示平台,发现且支持了一批有志于农业发展的科技创业和创新团队,推动优秀农业项目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孵化了一批具有高成长性、市场潜力大的涉农高科技企业;遴选推介了一批优质创业创新项目,宣传激励一批优秀创业者,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入乡留乡在乡创业,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便就业增收,为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省科协作为全省科技工作者之家,拥有140多个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承担着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使命,长期致力于农村科技创新,而“三晋新农人”大赛便是省科协在农业农村领域打造的双创平台。五年来,这一赛事得到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已成为各地推动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重要抓手,各市重视程度逐年提升,选手素质不断提高,参赛积极性不断高涨,社会关注度持续攀升。
  五年来,418个项目参赛,150个项目获奖,一大批农业农村双创领军人才从这个舞台脱颖而出,一大批创业创新项目通过这个平台得以升华,为提升全省农业农村战线科技创新创业水平、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创新创业氛围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讲好创新创业故事
  “三晋新农人”大赛60%以上的项目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就掌握在“新农人”手中。定襄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张志平就是这样一位“新农人”。他代表定襄县金地农科贸服务有限公司参赛的张杂谷免间苗技术,将山西谷子生产水平提升了一大步,是“新农人”助力农业双创的成功范例。“这项技术是一项突破性成果,能够将山西的谷子生产水平提升一大步,将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非常了不起。”张杂谷免间苗技术让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平毅和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温辉芹啧啧称赞。
  说起沙棘,每个山西人都不陌生,但沙棘脱粒一直是困扰果农的一大难题,目前多以人工为主,导致生产效率低、出果率低、出果品质差。而岚县科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沙棘脱粒筛选机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该机器整机功率2.2千瓦,每小时可加工原料2000公斤,出果1000—1400公斤,相当于15个人的正常工作效率,果粒净度接近90%,完全能够满足沙棘深加工的要求。大赛组委会认为该项目填补了国内沙棘脱粒机械的空白,对沙棘深加工业产能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项目负责人梁爱林对自己研发的这款农机非常自豪。他希望,通过“三晋新农人”竞赛将他们的农机推广出去,让更多的沙棘深加工企业受益。
  可以欣喜地看到,一大批创业创新团队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了蜕变,一大批创业创新项目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升华,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助力乡村振兴
  “新农人”最耀眼的不是他们做出的成绩,而是知识带来的底气、智慧和力量。这些风华正茂、怀揣梦想的“新农人”,敢想、敢闯、敢试、敢干,见证、参与并推动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山西远界科技有限公司的郝玉杰带领的虫捕头生物防治团队参加了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大赛,他们研发的绿色防治体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拿到了创新组二等奖。他们在国内首创研发便携式网格化智能诱捕器,实现了害虫的精准诱捕、分类统计、实时传输、远程监测,实现了虫害监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他们的另一款核心技术产品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产品更是成功挽回了晋中市不少西红柿种植大户的损失。由于没有天敌,番茄潜叶蛾在晋中市局部爆发,这对于把西红柿作为支柱产业的晋中市来说是个非常糟糕的问题,晋中市动植物检疫站发现虫情后,迅速找到虫捕头生物防治团队合作攻关,经过多次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综合防治技术,每亩用药成本仅12 元,不仅降低了大量农残,防治效果还达到了94.33%,而传统农药的每亩用药成本为210元,防治效果仅为16.66%。而且,这一技术的使用直接使番茄大棚产量增产至少4000斤。
  作为“新农人”的郝玉杰把技术研发转化成生产力,用新的技术和知识培训当地大量农民,建立了不少试验示范基地,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带动整个产业革新,通过农企联手,摸索出一条“带基地、联农户、闯市场、抓产业、促经济”的发展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像郝玉杰这样的参赛选手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多个项目负责人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充分说明投身于农村双创事业的人才越来越多,素质越来越高,项目来源越来越广,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强,营造出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圆梦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活动切实起到了创业创新优秀项目展示、创业创新资源和智慧交融的平台作用,对于提升涉农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创业创新能力,孵化双创主体、繁荣乡村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大批创业创新项目通过这个平台得到升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如今,这些“新农人”正紧握新时代乡村振兴“接力棒”,贡献青春力量,引领现代农业未来方向。 记者 史海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