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1月14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5]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科技助力脱贫赋能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暖阳高照。走进方山县的郝家庄、西坡、焦家峪、庄上,只见一条条水泥路宽敞整洁,一排排农家院落规划有致,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片片特色林果生机盎然……这里,村容村貌洁净,人居环境优美,处处呈现出“路宽、灯亮、水清、树绿、人和”的景象。
  郝家庄、西坡、焦家峪、庄上是省科协的定点帮扶村,从定点帮扶伊始,省科协党组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不同阶段的工作安排部署,把扶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把实现百姓美好生活的愿景放在心中,用细心精心爱心真心为当地村民谋实事办好事。2015年至今,省科协党组先后派出4批7任第一书记、4支驻村工作队,并且151名党员干部与396户贫困户结对帮扶,最终实现四个村全部脱贫,让昔日的穷乡僻壤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开始迈向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从“扶贫”到“扶志”
  “群众认为村干部不作为,村干部认为村民不讲理,修建一个水渠村民们和村干部都要争吵七八回。”西坡村一位老乡跟记者透露该村以前的干群关系。“都有怨气,谁也不服谁”。
  省科协驻村工作队刚来到郝家庄、西坡、焦家峪、庄上村时,这里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得不到发展。村干部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外边,村里有了事回来一趟,事情办完立马走人。村民对此说法颇多、怨气不少。
  贫困村之所以贫困,除了历史和自然因素之外,还有村“两委”班子的问题。省科协驻村工作队达成共识:欲筑室者,先筑其基。要想脱贫,就必须先抓党建。
  省科协驻村工作队在摸清村干部、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后,积极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层组织的有力举措,着力推进党建各项工作。完善规章制度,扎实开展党建工作,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有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综述、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一支朝气蓬勃、有责任有担当、团结向上的“两委”队伍逐渐形成,一个充分信任村干部的村民群体逐渐形成,四个帮扶村正气、友善、奉献、团结的新风气也逐渐成为主流。

引导村民转变思维从“扶贫”到“扶智”
  “我这病就是科技节上的义诊医生给诊断清楚的。”焦家峪村老党员王福珍至今都十分感念此事。他咳嗽多年,多地求医总不见好转,是科技节上省城来的医生为他开方治疗,很好地控制了病情。
  老党员王福珍所说的科技节,是2015年省科协驻焦家峪村工作队举办的首届科技节。据了解,这个科技节也成了山西驻村工作队的首创。
  省科协驻焦家峪村工作队了解到乡亲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后,萌生了举办科技节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省科协领导的大力支持。2015年9月2日,借助当地传统庙会,首届科技文化节成功举办。此后,科技节持续举办,送技术、送人才、送物资、送健康、送文化、送温暖等“六送”活动为乡亲们提供了优质的农业技术培训、医疗健康服务。乡亲们不仅学会了科学的生产方式,还懂得了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科技节已成为方山县妇孺皆知的节日。
  焦家峪村科技节主旨是发挥省科协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通过科技赋能,转变当地村民思维方式。省科协党组始终将科技赋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工作队驻方山之初,省科协领导就叮嘱工作队员们:我们科协就是要搞科技示范的,你们要勇作为敢作为善作为,要因村制宜敢于创新。不要怕失败,哪有一引进就能保证成功的产业项目,但只要成功一个项目,对老百姓脱贫增收就意义重大。驻村工作队牢记党组嘱托,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邀请农科110专家开展现场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乡村e站开展远程培训,借助科技文化节送科普下乡,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乡亲们的科学素质,改变他们的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

培育富民产业从“输血”到“造血”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造血”能力是关键。省科协驻村工作队深刻认识到,只有引进培育富民产业,突出科技示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才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
  方山县地处吕梁山西麓腹地,境内沟壑纵横。郝家庄、西坡、焦家峪、庄上村耕地不少,但大部分在圪梁上,传统种植产量低收入低。千百年来,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少有改变,年复一年的生产方式也依照传统的农事进行。要改变传统农事生产方式,他们心里没底不敢去尝试。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西坡驻村工作队在调研基础上,谋划引进46亩玉露香梨和10亩新品种樱桃种植项目。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西坡村驻村工作队深入到村民家,同村民谈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成功实例,聊如何学习新型种植技术和建立销售渠道等,最终村民们决定尝试产业致富之道。
  郝家庄驻村工作队创新思维、大胆改革。新建两座养牛棚,省科协与160户养殖户按照六四合资引进西门达尔牛,采取“三户联保、三年不出售、三年后种牛归养殖户”的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责任心,激发了养殖户的热情。
  焦家峪、庄上村驻村工作队同样因村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开拓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焦家峪引进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种植,取得丰产丰收之余,创办的“高产土豆观摩会”点燃了村民科学致富的信心;庄上村建起了连拱大棚,发展经济作物和种植中药材。
  在省科协党组的有力支持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郝家庄、西坡、焦家峪、庄上的特色产业初步形成。示范引领中,四个村周边村庄也相继发展起脱毒马铃薯、西门达尔牛、玉露香梨、新品种樱桃、五黑绿蛋壳鸡等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有效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砥砺攻坚守初心从“乡亲”到“亲人”
  在郝家庄、西坡、焦家峪、庄上驻村的日子里,每个队员践行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变了,乡亲们也富裕起来了,有的队员却因期满要返回原单位。“孩子,我们岁数大了,去不了城里,你要常回来看看,给你吃黑楞子水晶丸子”,有的老人哽咽着嘱咐。这些年来,工作队员们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情谊。得知工作队有队员要离开,村民们早早在村头等待,只为亲自向工作队员道个别。
  驻村的日子,队员们见证了在党的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下,一个个贫困户摆脱贫穷过上了好日子。驻村的日子,队员们培养了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能力,增强了党性锻炼。每个队员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如同一颗种子,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散播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他们与群众结对子、认亲戚,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实干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时代新农村新画卷。 记者 毛应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