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对话共实验 相约天宫再探究
太原学子再打卡“天宫课堂”
授课中,3名航天员展示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的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走近“天宫课堂”与太空科学零距离
当日15时45分,山西省实验小学校和太原市双塔南路小学校组织学生们在家全程认真收看了这节特殊而有趣的“天宫课程”。实验项目进行期间,老师们带领学生一起简易实验,体验科学的乐趣,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的记笔记、有的画图画,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将此次航天学习课程定格。
在课堂上,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地展示了问天实验舱的一些神奇设备,包括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我们看到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同时插入水中,水会沿着塑料管上升,形成液面凸起,这种现象就是毛细现象,毛细作用就是液体表面对固体表面的吸引力。”太原市公园路小学万科紫郡分校教师郭丽娜说。
我们平时会使用较短的饮料管,如果饮料管太长就比较费力,但在太空中,航天员刘洋使用长达两米的饮料管依然很轻松地喝到了饮料,这是由于地面重力作用,在使用饮料管喝水时,饮料管越长,吮吸也越费劲,但太空是微重力环境,仅仅依靠很小吮吸力量就可以喝到两米以外饮水袋中的饮料。“航天员陈冬还为我们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扳手旋转翻转现象,研究发现,这个现象与扳手的旋转方式和它的质量有关。”郭丽娜介绍。
太空科学与校园科学课梦幻联动学生兴趣倍增
在万柏林区第二外国语小学的网课中。大家最关注的是在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的环境里,植物“拟南芥”“水稻”的生长状况。
该校师生曾在青少年科学调查与体验活动中种植过“太空黄瓜”与“太空豆角”,了解到来自太空的特殊种子具有抗虫害、易生长、结果多的特点。当看到在“问天实验舱”种植的植物与地面植物的对比画面时,师生们非常激动。
“学校近期科学网课学习内容就是‘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老师在讲解孟德尔与‘豌豆’实验、摩尔根与‘果蝇’实验时,就介绍了两位科学家选择这两种生物的原因:易养殖(植)、形态特征明显、生长周期短、繁殖数量多。同学们明白生物科学实验依旧遵循着前辈的选择方法与理念,充分地感知到自己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该校教师李梅梅说。
在空间站老师做“毛细效应”实验时,学生们都觉得十分惊奇,学习到了在重力环境与微重力环境下,粗细玻璃管的毛细现象是不一样的。当看到“会调头的扳手”实验时,纷纷猜测是在真空环境中的现象。“这堂科普课,使全校师生感知了宇宙的无穷奥秘,也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科技的神奇。”李梅梅说。
校园课堂教学可借鉴创新科学探索仍在继续
“天宫课堂的意义,不仅是科普教育,身处太空的航天员和地面上的师生们互动自如,仿佛置身同一间教室,这看似简单的互动背后是我国航天技术实力的真实展现。”郭丽娜说。
天宫课堂结束后,学校的科学探索仍在继续,科学老师们以天宫课堂为主题,带领学生们亲自动手实验。“天宫课堂第三课中,很多内容与小学阶段科学课和初中阶段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有着紧密联系。”郭丽娜告诉学生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例如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料。毛巾吸水、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
通过科学课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
“科学真的太神奇了,希望以后我们也可以继续探索未知,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能力。”五年级学生小昊说。
“教育要与时俱进,才能更有生机活力,才能更好地点燃孩子们的梦想,激励孩子们奋斗,天宫课堂是教育与时俱进的产物,更是对教育的探索创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很多借鉴。”郭丽娜表示,天宫课堂,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背后是中国智慧、中国科技的强大支撑。天地教学师生对话拉近了太空与地球的距离,让科技与生活更加紧密,让科研与教育紧密相连。从第一次的水球到第二次的冰球,再到第三次水球变“懒”,天宫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精彩,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平台和载体,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很多借鉴。 记者 田勇 王美如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