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衢州到柏林,中国鱼子酱扮靓世界餐桌
8000多公里外,德国柏林是这些鱼子酱的目的地之一。在这里的酒店、超市以及餐厅,中国鱼子酱几乎随处可见。
位于柏林的帝王鱼子酱公司是欧洲最大的鱼子酱分销商之一。该公司总经理拉明·科鲁伊近日在柏林告诉新华社记者,公司在柏林销售的全部鱼子酱产品都来自中国的“卡露伽”品牌。“卡露伽”是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鲟龙公司)生产的鱼子酱品牌,衢州的这座车间正位于鲟龙公司旗下一家生产养殖基地里。
鱼子酱,由鲟鱼鱼卵制作而成,产地一度以俄罗斯和伊朗最具盛名,因产量稀少被称为“黑黄金”。由于偷盗捕猎,野生鲟鱼数量急剧下降,为此多国发布禁捕令。为保护中华鲟等野生鲟鱼,中国允许人工养殖鲟鱼,给中国企业生产鱼子酱创造了条件。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鱼子酱生产大国,仅鲟龙公司一家的产量就占全球约三分之一。
鲟鱼养殖并不容易。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家寿此前曾向记者介绍:“鲟鱼是古老的珍稀动物,对水温要求极高,属于亚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在18至23摄氏度的水中。”刘家寿说,衢州拥有独特的冷水资源优势,区域内水库水温在夏季仍能保持在22摄氏度,非常适合鲟鱼养殖。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鱼子酱,科研人员和企业付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加强鱼苗选种和培育、精心培育鱼饲料、优化加工流程使其更加规范高效……
中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鱼子酱消费国,中国产鱼子酱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也曾经因此受到质疑,但终究以质量赢得了口碑。2011年,德国汉莎航空盲测25个鱼子酱样品,意外发现“卡露伽”鱼子酱在盲评中连续排名第一。
在国际市场中,中国鱼子酱的优势早已不是以价取胜,而是凭借上乘的品质脱颖而出。鲟龙公司国际事业部总经理王志刚近日在衢州生产养殖基地向记者介绍,“我们现在的价格完全不低于竞争对手,但依然很受欢迎”。
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鲟龙公司的鱼子酱出口却逆势上扬。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该企业鱼子酱出口量及营收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22年1至6月,鱼子酱出口量同比增长了30%,营收同比增长了50%。
在养殖基地内,鲟龙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夏永涛告诉记者,“疫情暴发推动了欧美国家的居家消费和线上消费,并催生了一些新兴消费市场,市场潜力巨大”。
该公司远在柏林的客户也有同样的市场洞察。科鲁伊介绍,欧洲市场对中国鱼子酱需求巨大,甚至出现过供不应求的情况,“好在我们有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而这份“可靠”,正是来自于“卡露伽”品牌鱼子酱品质过硬,品种丰富。
一罐鱼子酱串起了一条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一头为国外消费者送去餐桌美味,一头也让中国养殖农户增收致富。
参与鲟鱼养殖产业后,今年63岁的衢州市缸窑村村民黎跃林年收入近10万元人民币。缸窑村富超家庭农场主黎耀富则通过规模化养殖,一年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人民币。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毛泽楷介绍,衢州市柯城区鲟鱼产业示范区鲟鱼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4亿元人民币。
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的“卡露伽”,同时也在拓展国内市场,并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进军。“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市场鱼子酱消费潜力巨大,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享受到‘中国制造’的美味。”夏永涛说。
新华社记者 于佳欣 张璇 郭雨祺 朱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