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9月0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7]
沁水县人民政府县长闫晋中:

“关联”延链强链增强产业韧性

  我省沁水县的煤层气探明储量(经过详细勘探,在预期的当地经济条件下,可用现有技术开采的储量)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全县煤层气探明储量3478亿方,分别占全国探明储量(9300亿方)的37.3%、占全省探明储量(6600亿方)的52.7%。
  沁水县人民政府县长闫晋中说:“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沁水县把煤层气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和‘头号工程’。强化全链发展,实现由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
  “上游”抓增储上产,高效推进产能建设。按照“成熟区稳产、建设区达产、探明区建产”的联动发展策略,在成熟区开展稳产改造和薄煤层多层合采,老井产量递减率由14%下降至7%,在全国首次实现薄煤层产气。在建设区开展技术攻关,新井达产率由70%提升至90%以上。在探明区推动央企与地方企业合作,成立华焰公司,加快资源开发。煤层气地面产量从“十一五”的15亿方提高到去年底的35亿方,增长1.5倍。
  “中游”抓集输互通,稳步提升调储能力。主动融入全省“三纵十一横”煤层气(天然气)输气管网系统,全面实施“一张网”战略。目前,县域内形成了“三纵四横”292公里的骨架管网体系(三纵:省天然气管网、通豫管道、中联610管线;四横:国化管网、沁水国新管网、铭石管道、西气东输沁水支线),管网密度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管输能力达75亿方/年。同时,实施内陆地区最大液化储气项目——京津冀LNG调峰储备中心,打造2亿方(气态)的战略储备能力和6.6亿方(气态)的调峰保供能力,为全省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
  “下游”抓消纳利用,持续提高气化水平。在民生领域,全面实施“气化沁水”战略,居民气化水平由“十三五”初的75%提高到现在的95%。在工业领域,积极推进原料、燃料双替代,引进碳基光伏热场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碳基新材料基地等项目,煤层气年消纳超20亿方,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42万吨,减少碳排放3000万吨(每利用1亿方煤层气,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
  “关联”抓延链强链,不断增强产业韧性。设立了以煤层气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无杆泵、螺杆泵等一批装备制造项目。与中国石油大学等6所高校战略合作,成立了全省唯一的煤层气全产业链研发中心。加快煤层气技术革新和科技转化,建设了全国一流的煤层气产业综合实训基地,推动煤层气“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闫晋中表示,未来,沁水县将积极申报“全国煤层气产业示范县”,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和“双碳”引领的国家战略目标中,勇担使命,争创一流。 记者 乔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