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
现代黄河水系于125万年前开始形成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地貌演化与新生代环境研究团队骨干成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王鑫介绍,现代黄河水系的形成演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能为理解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如何塑造我国地理环境格局提供重要证据。“几”字湾的形成和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是现代黄河水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但由于黄河中游地区缺少河流演化完整的沉积记录、下游地区河流频繁改道不易获得第一手资料,此前学术界对现代黄河水系的形成时代还存在15万年前、不晚于120万年、约500万年前等不同观点。
据介绍,三门峡是黄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峡谷,是连接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咽喉地带,在黄河水系形成演化研究中占据关键地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的协调和指导下,研究团队获取了黄河贯通三门峡历史的完整岩芯记录,通过与盆地边缘露头剖面的对比,明确了岩芯108米处河道沉积物的首次出现是黄河在三门峡地区留下的最老印迹。“黄河的历史写在岩芯里面,钻取岩芯正是用于研究黄河的历史。”王鑫说。
该团队利用系统的沉积学、古地磁定年、物源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得出研究结果:自125万年前开始,三门峡盆地河流沉积物开始大规模发育,上游鄂尔多斯地体的碎屑物质开始大量涌入,沉积环境经历了从封闭型咸水—微咸水湖环境到开放型河流环境的显著转变。这一研究结果明确了现代黄河水系的形成时代,为研究世界大江大河的形成演化历史和水系发育模式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权威期刊《科学通报》(英文版)。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