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8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8]
太行山大峡谷

喀斯特地貌蕴奇观:天桥石门洞内瀑布

  □特约撰稿 覃轩
读地质·品山西
本栏目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
  山西省地势起伏明显,处处雄峰险峡,奇观异景,悬崖刀削斧劈,山石千姿百态,瀑布如练似银,潭水碧波荡漾。本栏目拟以岩浆岩地貌、变质岩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水蚀地貌、冰蚀地貌、风蚀地貌、火山地貌等地貌类型向大家解读三晋大地上的地质奇观、形成原因及其机理。
  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部,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中国攀岩基地,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是太行山地区最为典型的地质遗迹,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之一。大峡谷主峡从山西高原开始,一路呈“之”字形频繁回转,全长42千米,最窄处仅十余米,切割深度达1300余米,谷壁直立,陡峻无比;两侧支峡密布,形成了峡中有峡、峡中藏峡的峡谷群奇观,更兼飞瀑流泉、涧溪碧潭交相辉映,雄中有险、险中藏幽、幽中见奇。峡谷内地质遗迹景观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保存完好,这些地质遗迹景观都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属性、优美观赏价值,给人以特殊的美感,是进行地学科考、科普旅游以及地质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是我国乃至世界都十分珍稀的宝贵财富。太行山大峡谷的著名景点有八泉峡、青龙峡、红豆峡、王莽峡、五指峡、女妖洞等。
地下水溶蚀+地表运动,造就天桥与石门奇景
  在地下水溶蚀和地表运动的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常呈现不同的形态,太行山大峡谷的石门、天桥等,就是典型代表。
  八泉峡石门:在八泉峡离地500多米高的山峰上,屹立着南北两座天门。北天门由一个近三角形岩石斜梁搭成,高约30米,跨度约40—50米,十分壮观。石门由寒武系顶部的白云岩组成,形成石质天门时,太行山顶还是平地,地下水作用在白云岩中溶出巨大的溶洞,后来太行山隆起成山,溶洞四周的岩石被风化剥蚀殆尽,只留下四面临空的石质天门门框。
  鹅屋天桥:壶关县东南的鹅屋乡,在离河底200多米高的条冲沟上,有一巨大的天然石梁,其下是自然形成的高大拱形桥洞。这座天然石梁被当地人命名为天桥。鹅屋天桥发育于寒武—奥陶系三山子组巨厚层白云岩中,整体呈拱形。高150米,跨度40米,桥拱厚5—8米,桥面宽3—5米,桥洞呈标准的圆拱形。站在桥上,深不见底的深渊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巨型天桥同八泉峡石质天门的形成原理一样。二者都由寒武系顶部白云岩组成,经地下水溶蚀,后地表隆起而形成。
  夺火天桥:太行南端陵川县夺火乡东界的磨河支流中,也有一巨型天桥,它高20余米,门洞宽5—6米,门洞东侧有石崖与山体相连,西侧以石柱矗立河边,有门相横梁搭向东崖。这一巨型天桥,也全由寒武系石灰岩组成。先是早期地下水岩溶作用蚀出桥洞,后重力崩塌形成。可惜,夺火天桥深藏峡谷中,被四周陡崖包围而显不出其峻险雄伟。
岩溶下蚀,溶出弯弯曲曲的河道
  除石门外,八泉峡景区最大的特点是弯弯曲曲的河道,这是岩溶下蚀作用在太行山上的烙印。事实上,不仅是八泉峡,太行山大峡谷内很多景区,都呈现出“V”字形或“U”字形。
  青龙峡:青龙峡位于壶关县桥上乡大河村,整体呈“V”字形,长3.75千米。
  青龙峡是一条高悬在赤壁丹崖上的悬沟,整个峡谷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新太古界赞皇群,新元古界大河组、赵家庄组,寒武系馒头组张夏组、三山子组,奥陶系马家沟组。峡谷内伴生不整合面、崩塌、瀑布和峰丛地质遗迹。
  王莽峡:王莽峡位于壶关县庄则上村至城会村。峡谷九曲回旋,呈“U”字形。整个峡谷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张夏组、三山子组和奥陶系马家沟组。王莽峡内地质遗迹景观密集,人文景点丰富,有“三十里画廊”之称。小天桥跨度达20米以上,凌空高悬于绝壁之上,仰望恰似天外飞虹。区内还有羊肠坂、十八盘、阁老陵等人文历史遗迹资源。王莽峡中主要伴生叠层石、天生桥和象形石等地质遗迹。
  五指峡:五指峡位于壶关县桥上乡下寺村至树掌镇南坡垴村,总体走向南西,呈“U”字形,全长约7千米,基岩岩性为寒武纪灰岩白云岩,两侧谷坡陡峭。谷肩上为一座座孤峰及碳酸盐岩峰丛。五指峡中主要伴生象形石、瀑布、溶洞等地质遗迹景观。
女娲洞:洞中瀑布成奇观
  位于太行山大峡谷东口的杨家池村南,有一座天然悬空石灰岩溶洞,叫女娲洞,原名女妖洞。
  女妖洞洞深无底,号称天下“第一无底洞”。洞内钟乳石壁立,怪石千姿百态。洞口位于离河面五六十米高的石崖上,沿着洞口外铁梯进入,不远处就可以听到隆隆的瀑布声。在入口近百米处,借着微弱的灯光,可以看见一宽2米多的瀑布,从洞内高4—5米的铁梯口飞泻而下,其声似雷鸣,脚下钢梯栈道洪波滚滚,气势壮观。
  华北地区现存溶洞不少,但洞内蕴瀑布,且水势如此浩大的却很少见。那如此大的水量,究竟从何而来?
  女娲洞所在山峰由寒武系下部鲕状灰岩构成,地层近于水平,其西紧邻条断层,断层呈南北走向,向西倾斜。女娲洞恰好位于断层东盘破碎带东侧。这一南北向断层是地下水最优通道,它不仅截获断层上盘灰岩里的岩溶地下水,而且将远在几千米之外断层所切的上游地层中的地下水全部引于此,形成每秒百升以上的大瀑布。
  地下的部分流水从溶洞口南巨大陡壁的半腰处跌下,形成洞中瀑布;另一些地下水仍走岩石内溶蚀出的多股水道,从洞下基岩面中渗出,通过陡崖下砂土层流出地表,以泉水形式分流涌出。形成洞内有瀑,洞外有泉;众瀑接泉成水潭,群泉汇合成溪流。这种多样水体景观,成太行一奇。
红豆峡:独特气候孕育南方树种
  红豆峡是太行山大峡谷的精品景区,也是专家认定的世界级自然风景区。因境内天然生长着南方科目的珍稀树种红豆杉而得名。
  红豆峡以寒武纪、奥陶纪两大岩层为主,裸露在河床崖壁的三叶虫、甲胄鱼等130余块古海域生物化石,是地质生物科学研究的集中区域,可谓重要的地质遗产保护区。这里有原始森林,天然浴廊。曲折蜿蜒的河谷山岭上,1000余种原始野生植物依海拔差形成不同的林带,乔灌相间,花果竞艳,裸根盘节,绿藤缠绕,仿佛一座天然的制氧工厂,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可谓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在峡谷深处的裙褶形沟坡上,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片生长着天然南方红豆杉,有2万余株,这在我国北方地区实为罕见;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