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8月05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3]

小葫芦撑起大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葫芦,谐音福禄。在外形周正、曲面光滑、大小比例协调、成熟的葫芦上雕刻、油漆、烙画是我国传承久远的手工艺。葫芦烙画又称葫芦烫画、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葫芦烙画先用铅笔在葫芦上画个草图,然后用烙铁一点一点地“烫出”痕迹,烙铁温度不同,“烫出”的颜色也不同,就像素描一样,浓墨淡彩勾勒出一幅幅作品。葫芦烙画能长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
依托政策发家致富勇当致富顶梁柱
  祁卫明,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连庄村人,从曾祖父到父亲这代,祖传三代木匠。祁卫明没有继承父辈的木匠手艺,而是顺应时代潮流下海跑起了运输,几年辛苦打拼,赶上党的好政策,祁卫明富起来了。
  让更多人生活好起来的想法促使祁卫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并顺利当选为连庄村村委会主任。从搞运输到村委会主任,华丽转身的他从一个只管“小家”的农民变成了管理“大家”的顶梁柱。上任后不久,祁卫明得知“种工艺葫芦每亩收入可达万元”“在山东聊城一个葫芦卖到了3000元”。葫芦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项目计划在祁卫明心中酝酿。
  祁卫明马不停蹄地去山东、天津、内蒙古等地考察、学习,了解葫芦种类及种植技术、要求,同时了解市场需求、销售渠道等。项目考察完,回到村的祁卫明遇到了困难,村民们没人愿意承担风险放弃种了一辈子的玉米去种葫芦。“再难,也得先把葫芦种出来,让大家看到效果才有说服力!”当时的祁卫明撂下了这句狠话。
潜心钻研葫芦工艺大力发展葫芦产业
  2015年,祁卫明成立华耀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村东南的山沟里流转两亩地试种三个品种的葫芦,7个月的汗水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祁卫明着手购买去皮机,开始与合作社成员学习葫芦的加工处理。为了了解工艺葫芦制作工艺,祁卫明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同时远赴外地参加培训学习,请教农委专家,加入本地、外地各种工艺葫芦群,用心经营来之不易的“福禄”事业。2016年,葫芦种植扩大到近20亩。
  连庄村种葫芦的事传开后,到村里购买葫芦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工艺葫芦爱好者,隔三差五就到村里买葫芦,回去自己创作。同时,出身木匠世家有绘画创作天赋的祁卫明开始踏上艺术创作之路。祁卫明和爱人荆俊丽开始找师傅学习烙画工艺,两口子不辞辛劳两次赴山东学习,仅仅一年时间,聪慧的夫妻俩就掌握了烙画技巧。
  学成后,他们在村里发展了四五位学员一起学,先从简单的小葫芦挂件开始练习,然后慢慢向较大的葫芦烙画过渡。同时,祁卫明还聘请师傅根据顾客需要,创作烙画葫芦、彩绘葫芦艺术品,在创造效益的同时给合作社带来了内容更多更广泛的绘画模板。华耀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工 艺葫芦最高卖到了3000元1个。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助力乡村振兴2017年,祁卫明成立阳泉卫明宝葫芦工艺坊有限公司,注册“连庄韵”商标,“葫芦山庄”和“工作室”也同步建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发挥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种葫芦,免费为13户贫困户提供肥料、秧苗、技术等,并与种植户签订回收协议,有力保障农户收入。
  “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既没有多种也没有精心管理,这二分地如果好好种,一个大葫芦卖20元的话,最少也能收入四五千元。”村民祁贵明拿到种子后,在房前屋后种了二分地的葫芦,年底,华耀种养专业合作社收购了他种的所有葫芦,祁贵明纯收入2000元。
  第三届山西省文博会上,“连庄韵”雕刻葫芦、烙画葫芦、彩绘葫芦和葫芦挂件大放异彩,五天销售千余件葫芦产品,收入4万余元,葫芦产业迎来发展的曙光。
  近年来,阳泉卫明宝葫芦工艺坊有限公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也逐渐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链,“连庄韵”葫芦工艺成功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公司现在有20多个品种的产品,集中了烙画、彩绘、雕刻、押花、镂空等10多种工艺技术。同时,公司带领本村及周边甘桃驿村、枣林村等几个村的村民种植葫芦,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每亩年收入7000余元,让更多种植户信心十足地加入到葫芦产业链中,增收致富。
  祁卫明说:“种植葫芦,既能美化乡村,还能传承中华优秀葫芦文化和葫芦技艺,可谓一举多得。将来,我们要把小‘福禄’做成大产业,让更多的人种葫芦、画葫芦、卖葫芦来共同致富,为巨城镇乡村振兴助力!”
记者 孙宏伟 梁凤林 吕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