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农商银行:立足“三农”、小微主阵地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践行主责主业,加大涉农投放
围绕大局服务“三农”。紧紧围绕定襄县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和“1245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该行大力支持定襄特色农业产业,助力县域涉农产业做优做强,为持续增强品牌优势提供金融担当。“在定襄农商行支持下,我们村建起了葡萄大棚,连片流转7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和红薯,并加大了现代化农业设施和机械化设备的投入,使产量大幅提高,品质明显改善,一亩地纯收入达到了1000元。”鑫宏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经理说。该行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布局,集中力量与特色农业合作社、农户进行对接宣传服务,持续加强信贷投放,提供产、加、销全产业链资金支持,为全县农产品增产增收提供强大金融支撑。2022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893笔、金额21.12亿元。
做细做精普惠金融。全面开展“深化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落实“整村授信”,对农户、其他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进行摸底评级授信。该行三级联动,创新设立“党建三级联盟”,积极与各乡镇党委政府进行对接协调,各支行与村支两委联系沟通,客户经理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具体对接,打通沟通渠道,明确配合细节,调动全县力量对8个乡镇、118个行政村开展收集信贷资料、评级授信、用信“三个全覆盖”。截至2022年6月末,共创建信用村85个、信用乡镇3个,整村授信111个,覆盖面达到94.07%。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该行大力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百行进万村争创主办行”活动,积极争创“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该行安排专人对接全县边缘户、易返贫户,明确每户对接服务客户经理,专人对接、跟踪服务。同时联系村支两委及合作社、企业等,通过“银行+合作社+农户”“银行+企业+农户”“银行+行政村+农户”等模式,为农户争取收益良好的创业项目,精准助力,有效扶持,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2022年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188户,金额913.8万元。
立足县域特色,优化服务手段
针对定襄主导产业法兰铸锻业,该行精准落实支小支实政策,深挖企业需求,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充实支企队伍。该行专门成立小微事业部,与营业部、工业园区3个支行构建起服务小微企业联合框架。对全行服务企业的客户经理进行了系统培训教育,重点学习大额贷款办理流程、资料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和企业报表阅看、分析及贷款“三查”知识等,做到在合规基础上高效服务企业。
优化支企服务。“我公司因业务需要,长期需要办理承兑汇票业务,农商行就按照我们的实际情况给予支持,年办理额度高达上亿元,解决了我公司用钱急、额度大的历史难题。”天宝集团胡总经理激动地说。该行董事长带头与全县骨干企业进行对接,广泛宣传农商行的产品和服务,了解企业需求,为深入对接营销铺好路、搭好桥。该行对全县中小企业进行深入走访摸底,进一步了解企业存在困难和亟需解决问题,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差异化、便捷化的融资方案,送服务上门,最大化减少企业跑腿。不断完善产品、优化服务,竭尽所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2022年累计投放企业贷款87笔、金额10.13亿元。
落实支企政策。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该行协调县政府、县人行出台《关于用足用活支农支小再贷款优惠政策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精准预测、科学落实,为县域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2年6月末,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2.56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1.36亿元,支小再贷款1.2亿元。同时,以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缓解企业还款压力,以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政策增加企业授
信额度。
加强信贷管理 提升服务质效
规范业务办理,提升服务质效。严格审核把关每一笔贷款,按照信贷制度规范信贷资料,为全行树立了标杆,强化了执行。组织区域办贷中心对全行客户经理进行培训,认真讲解信贷资料要求、信贷各项制度、“三查”制度落实等,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
创新服务产品,解决融资难题。该行针对县域企业特色,结合省联社36种信贷产品,推出“兴业”系列信贷产品和“锻造贷”,并把存货列入“抵押物”,对优质企业推出担保+信用模式,多渠道为企业提高授信额度。
加强考核管理,促进主动作为。该行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强化奖惩,引导干部员工主动为企业服务。设立企业客户拓展龙虎榜和黄榜。分别设置一个先进单位、前三名营销个人和一个后进单位和营销后三名个人,每周更新,奖优罚劣,以“视觉冲击+考核奖惩”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于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