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5月23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6]
缅怀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

想要更多了解袁隆平与吴孟超?

不妨读读这几本书

  “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这是袁隆平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书本里长不出水稻,但了解袁隆平却是可以从读书开始的。

《不再饥饿——世界的袁隆平》
  2007年,报告文学《不再饥饿——世界的袁隆平》出版。在此之前,图书市场上关于袁隆平的传记已不下10种。本书另辟蹊径,将袁隆平置于世界历史的坐标之中,从人类饥饿史和世界粮食安全的高度展开叙事,展现了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及其杂交水稻科研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饥饿,一个世界的幽灵”是该书写作的起点。作者从世界反饥荒的背景展开叙述,历数饥荒的历史与现实,而中国杂交水稻的推广使我国由一个缺粮国家变成了世界粮食援助国,袁隆平在其中所作的努力与贡献自然不言而喻。

《袁隆平的世界》
  如果说该书是以宏大叙事为特色,介绍了袁隆平的成长经历和他所开创的伟大事业,那么2016年出版的另一部报告文学作品《袁隆平的世界》则呈现出一个更接地气的袁隆平。《袁隆平的世界》从袁隆平幼时写起,着意突出了袁隆平的思想性格特征和命运轨迹。从书中读者可以看到,袁隆平并非从来钟情于农业,他曾差一点儿当上国家游泳队的专业运动员,也差一点儿当了空军飞行员。在学校时,他是一个成绩并不拔尖儿的学生,“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但他保护和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当大家都崇拜米丘林、李森科时,他已选择了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的道路。而这些正是袁隆平最终能够卓有建树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该书作者陈启文曾说,面对袁隆平这样一个人,无论你内心多么崇敬他,都不能仰望,只能平视。“我一直让自己的叙述在平静和诚实的状态下进行。”

《袁隆平口述自传》
  在众多关于袁隆平的传记类图书中,有一本书有些与众不同。2010年,作为“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中的一本,《袁隆平口述自传》出版。这是袁隆平首次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他的人生历程,介绍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过程,还介绍了当时超级稻研究的最新进展。《袁隆平口述自传》由袁隆平的秘书辛业芸访问整理,其背后蕴藏的科技史思想则来自于科学史家、“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主编樊洪业。
  樊洪业认为,袁隆平在他的科学研究中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完美结合,他不仅是一位“育种专家”,更是“育种学家”,这一点应为学术界和读者认识并认同。他从科技史的角度梳理了袁隆平育种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初步厘清了他的学术思想,这些都融入到该书的内容中,这也使之成为对中国科学史研究极具史料价值的一本著作。

  读书,亦是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吴孟超的一条路径。

《吴孟超传》
  2012年,由王宏甲、刘标玖创作的《吴孟超传》出版。这本《吴孟超传》可以说是一本励志书。
  吴孟超出身贫苦农家,三岁才会走路,虽先天不足,但发奋求学,立志要在中国的肝胆外科事业上作出大成就。作者认为,“这对无数平凡人家的孩子都是巨大鼓舞”。
  吴孟超5岁随母亲投奔在马来西亚做工的父亲。8岁就跟父亲去橡胶园割胶。割胶需凌晨1点起床,割到天亮回家吃饭,饭后再去收胶。否则热带骄阳一出,胶就不往外流了。他9岁时,父母觉得要让这个长得矮小的孩子去读书,将来才好找个省力气的活儿,有饭吃,于是送他到当地华侨办的学校去读书。从此他半工半读,仍每日凌晨1点起床随父亲去割胶,直到17岁初中毕业。
  17岁时,正值1939年,中国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蹂躏。在学校接受了爱国教育的吴孟超没有服从父母希望他去英国读书的愿望,毅然坚持回到祖国。“审视1939年以前的吴孟超,我再次看到,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该书作者认为,“我们似乎可以说,他17岁以前的经历,几乎已经决定了他将来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

《肝胆相照:吴孟超传》
  2013年出版的《肝胆相照:吴孟超传》则将重点放在了还原吴孟超的学术成长历程上。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部分,作者方鸿辉用该书记录了吴孟超的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以及对他日后学术风格、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同时也勾勒出吴孟超关于肝胆学科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和学术理念。

《吴孟超》
  2019年,方鸿辉又出版《吴孟超》一书。上、下卷共约130万字,附有800多幅彩色照片,还用扫描二维码看视频的方式配了38段珍贵的视频资料。
  两本书中,方鸿辉不仅写出了吴孟超的科学成就,也呈现出吴孟超的医者仁心。“一名好医生应该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用一次缝合器械,‘咔嚓’一声一千多元就花掉了……我用手缝线可分文不要”“推迟参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考核会,只是为了不耽搁凑钱来上海求医的河南农民的手术”……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了“仁爱与善良”,这也是对“吴孟超为何能成为吴孟超”这一问题的回答。 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