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5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0]

警惕!这些养老诈骗的方式您知道吗?

  近日,最高法院下发通知,部署全国法院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重点惩处以养老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怎样才能劝阻老人不轻易相信骗局,从而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呢?

养生排毒骗局
  某养生会所以洗脚排毒为幌子,利用电解盐水化学反应后变黑称老人洗脚排出毒素,同时忽悠老年人购买所谓的排毒口服液。按照老人的说法,他所购买的排毒口服液喝后就能将毒素排出体外,其价格为上万元一支,三支一疗程,足疗排毒1万元8次。该养生会所就一直用这种方法打着洗脚排毒的幌子,诈骗了数十位老年人近百万元。
  法官提醒:老年人对健康养生颇为关注,于是有许多骗子,利用这一点买卖“健康”。
电话红头文件骗局
  78岁的张爷爷,在接听了一个诈骗电话后,收到了“红头文件”称要被逮捕,须缴纳60万元保障金自证清白,于是被人忽悠着将自家房屋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后来,自称是买主的人拿着房本,到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据悉,老人价值210万的房子只卖了160万,而老人一直以为是抵押房产没想到变成了贱卖房产,并且这一切都没有对家人提及。
  法官提醒:骗子使出“红头文件”的招,实则属于冒充“公检法”,这类情况一定要引以为戒。
假钱换真钱骗局
  某县,有四名男子驾驶名牌汽车,以上级领导过生日没整钱的名义,找老人用假钱换真钱,在多地作案,共骗得钱财数十万元。这四人分别获刑3-5年,被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随着假期出行增多,不少老人还未懂得如何识别钞票,再加上较为轻信陌生人,换钱这事还是要多长个心眼。
保健品骗局
  李大爷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殊不知,老伴就心动了。老伴背着李大爷和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3个月内用数万元钱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
  法官提醒:保健品诈骗案时常发生,许多被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涉及到这方面需提高警惕。
中奖骗局
  马老太前段时间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某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有公证书。马老太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万元巨奖,高兴之余的马老太立即拨打卡片上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根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被人骗了16万元。
  法官提醒:刮奖已是老骗局,遇此情况须谨慎。
免费赠送骗局
  有一群人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每天都有老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
  法官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就是抓住了贪便宜与从众的老年人心理。
高薪骗局
  张大爷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中“恭喜你被选为某老年协会形象大使!月薪6000元”。张大爷起初不信,但经一位自称是中国中老年协会驻当地办事处负责人的女子的夸赞游说暂且相信。为了领取“形象大使”的高价酬劳,张大爷将数十万元陆续交了“手续费”“保险费”等,而“协会”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法官提醒:遇上交款一定要谨慎行事,许多诈骗集团抓住老年人不服老,盼功成名就的心理进行诈骗。
发表作品骗局
  刘大爷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爱好写字、作画。老爷子通过活动认识了一位陌生人,这位陌生人提出要帮刘大爷发表,不过需要交6000元版面费。刘大爷一听,立即取了6000元给对方。之后,刘大爷果然收到了一份“报纸”,上面登有他写的毛笔字。此后,刘大爷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在该“报纸”上发表。当然,刘大爷为此支付了数万元的版面费。
  法官提醒:此类骗局抓住老年人好读书看报的心理,以各种名誉头衔或是获奖证书诱惑老人掏钱。
“熟人”骗局
  江老太去菜市场买菜,碰见自称认识她女儿的朋友,声称自己的父亲得了不治之症,听偏方说吃老金就能好。(老金就是老年人戴了很多年的首饰,会有一些氧化沉积,通常被称为老金)然后这个人求江老太,他说把戒指拿回去刮下来以后就归还。江老太当时心一软就同意了,把自己的戒指还有自己的金项链全都给了这个人。事后,江老太给女儿打电话,才知上了当。
  法官提醒:这种骗局就跟打款一样,事先打电话确认一下即可避免。
祛病消灾骗局
  张婶外出买菜,遇到诈骗团伙,声称有位神医特别神,然后拉着张婶去找。然后“神医”掐指一算,张婶的儿子十天内将会遇到“血光之灾”,只有将家中全部值钱物品和现金拿来给“神医”做法才能免祸消灾。张婶慌了神,立刻回家取了8万元现金交给骗子。而骗子则以作法为借口趁机将张婶手中的现金调了包。
  法官提醒:鬼神之说为迷信,拿钱消灾不可信。

法官提醒

不要贪图便宜
  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增强法律意识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端正保健理念
  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树立安全思维
  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通过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
警惕上门推销
  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保持警戒心理
  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提高反诈意识
  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公检法,提到钱(转款),第一时间是要核实其身份,无法核实立即拨打110或96110进行求助;在此特别提醒,公安民警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凡是通过电话、网络联系,要求配合办案的都是骗子。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