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5月11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7]

地震起房屋倒紧急逃生有“时间”

  从太空望去,地球就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处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盘山公路边陡峻山崖上显示的地层弯曲与变形……无不书写着亿万年来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然而,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骤然爆发,常常给我们的地球带来灾难,其中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
  我们都希望,亲人在地震来临前能收到预报。那么地震真的能预报吗?我们该怎样告诉身边的人识别自然界发出的地震预报呢?……本报记者收集了许多市民对地震预报的疑问,并请山西省地震局信息中心专家闫远芳给出解答。
图片来源:山西省地震局信息中心
Q
什么是地震预报?
  答: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即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划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
  长期预报是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是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分别是对未来3个月内和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地震预报的全面研究起步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经过5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但实践表明,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作出的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当前,我国的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Q
如何识别地震谣传?
  答:强烈地震灾害使人们对地震产生恐惧,加之对地震知识和相关法规不够了解,人们便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无根据的、所谓的“地震消息”,这是地震谣传得以存在的土壤。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地震谣传漏洞百出。
  你听到的地震预报如果超出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如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精确到“上午”“晚上”,那一定是谣传。
  如果有传言说外国人预报我国某地要发生地震,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传言,这种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Q
强震发生能自救吗?
  答:唐山等地震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在房倒屋塌前的瞬间,仍然蕴含着生的机遇与希望——大震预警现象、预警时间、避震空间,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条件。
  一项对唐山大地震中974位幸存者的调查显示,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行为,其中188人安全脱险,占72.9%。
  像唐山大地震这么惨烈的灾难,人们都有逃生的希望,对于那些破坏力相对较弱的地震,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避震知识,临震不慌,沉着应对,生命就与我们同在。
Q
什么是大震的预警现象?
  答:在大震前短暂时间内出现的能够预示强烈地震即将到来的临震宏观现象,即大震的预警现象。例如:地面的初期震动,一般是感到“颠动”;地声,强烈而怪异,有的声音“好似刮风”,但树梢和地上的菜叶都不动;地光,明亮而恐怖,有人形容它“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对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调查显示,极震区倒房户室内人员震时清醒或惊醒的715人中,觉察到预警现象的约占32%,有的甚至同时觉察到几种现象:觉察到初期震动的有102人,占44.0%;听见地声的有100人,占43.1%;看见地光的有39人,占16.8%。
  所谓地声,是指临近地震发生前,自地下深处传来的声响。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地声的声响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采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但有时,我们很难将地声与远处传来的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区别开来。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我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它们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观测。鉴别地光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形状和颜色有时与电焊光、闪电等有相似之处。
Q
什么是大震的预警时间?
  答: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不同的阶段:地面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地面大幅度晃动(后晃);房屋倒塌。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叫大震的预警时间。
  预警时间的长短与地震大小、距震中的远近、房屋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据唐山大地震后的调查测算,以能够对预警时间作出估计的177例为依据进行统计,多数被震醒的人提供的预警时间仅为数秒,而震时清醒者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粗略估计,唐山大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
Q
震中区的人为什么会感到“先颠后晃”?
  答: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是几种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人们的感受而言,主要可区分为上下颠动和水平晃动两种形式。
  在强烈地震的震中区附近,最初的颠动,是由首先到达的纵波引起的;数秒钟以后横波到达,造成更强烈的地面运动,人们就会感到像站在风浪中船的甲板上一样,站立不稳,甚至摔倒在地。这就是震中区人们感到“先颠后晃”的原因。
Q
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答: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了。
  因此,如果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是很大。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需躲在室内有利避震的地方暂避即可。此时如果跑出,反倒有可能被一些飞来的瓦片等砸伤。
记者 乔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