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5月10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5]
“科技+”“网络+”“智能+”……

他们这样助推部队战斗力建设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水平训练保障体系,离不开科技支撑。必须聚焦“科技+”“网络+”“智能+”等先进手段建设运用,用创新补短板,以科技促发展,谋划布局训练保障建设,全面推动战训深度耦合、训练转型升级。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紧盯科技之变推动保障升级——
“数字练兵场”支撑战训耦合
  装备入库,一键采集技战术性能信息生成简报;枪响靶落,系统实时记录分析弹着点,更新训练数据库……近日,记者走进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火热的科技练兵气息扑面而来。
  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支撑。调整改革以来,该旅列装多型新装备,专业岗位增加10余种,训练课目增加30多个,对训练保障尤其是场地要求也水涨船高。他们紧盯练兵备战新要求,以“科技+”“网络+”推动训练场地升级换代,建成综合化、智能化、仿真化的“数字练兵场”,新老装备同场训练,专业训练一体推进,有效破解练兵场地保障难题。
  该旅着眼未来作战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采取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方式,统筹各专业训练需求,规划现有场地设施,进行体系化升级。他们依托VR、AR等技术手段构建仿真训练体系,引入激光报靶系统、导弹模拟操作系统、网络对抗系统等平台,战训耦合、考评一体,科技练兵质效稳步提升。
  记者走进导弹模拟训练室,只见导弹射手梁江林紧盯屏幕密切关注敌情变化,仔细甄别并快速锁定打击目标。按下发射按钮后,“导弹”呼啸而出……
  梁江林告诉记者:“在模拟训练室,每名射手的‘射击配额’管够,提升了训练质效。”
  据介绍,“数字练兵场”能准确记录每次模拟射击的瞄准方位和精度,进行技术分析后生成具体改进建议。经过模拟苦练、实装精练,射手培养周期缩短三分之二。
  前不久,该旅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展开,指挥通信、电子对抗两个专业的官兵,你来我往、见招拆招。
  该旅作训科参谋刘自强告诉记者,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对场地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旅队一些课目甚至要借地施训。随着旅里逐步建成新型训练设施,官兵可在营完成相关训练,效费比大大提高。
  依托“数字练兵场”,该旅官兵实装训练时间缩短、质效更高,85%以上官兵通过新装备等级评定和职业技能评定。旅领导介绍,他们将继续优化整合资源,坚持实战实训和场地建设同步推进,助推部队战斗力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部战区空军某基地注重技术创新加快训练转型——
“智能教练员”助力科技练兵
  穿戴智能训练设备,一次几分钟的训练,不仅能动态显示多类数据,还能量身订制训练计划。
  前不久,中部战区空军某训练基地新战士发现,训练场里有一批“智能教练员”,训练全程数据化管理,训练质效精准化评估,有效降低训练风险和运动伤病。满满的科技感,吸引新战士们争相体验,训练热情更加高涨。
  该基地领导介绍,他们依据训练大纲和相关教程,通过训练设施改造,逐步构建起精准智能、安全可控的新型训练管理系统。
  记者看到,训练场地划分为基础体能训练区、战术训练区、战斗体能训练区等7个功能区,依托手持终端、穿戴式智能训练设备等,联通网络终端,实现训练数据在人员、场地、器材和平台之间流动。
  在“评估-干预-恢复”训练区,穿戴智能训练设备的二级上士谭军,3分钟内完成5组设定动作,身体相关部位和关节的活动数据信息已实时传送到评估系统。身侧显示屏上显示谭军身体的运动分值和风险指数,多种颜色标注配合动画演示,体质机能示意图清晰明了。
  随即,“智能教练员”根据谭军运动能力评估情况,针对性生成干预训练计划,细化周期、动作、次数等。
  考核评估子系统、训练干预子系统、疲劳恢复子系统支撑的科技功能,给予官兵全新的训练体验。某连下士王阳告诉记者,经过“智能教练员”的“指点”,他和战友的仰卧起坐成绩平均提高14个、3000米跑时间缩短近2分钟。
  该基地新训旅领导介绍,“智能教练员”更专业更精细,解决了怎么科学练、怎么精准练的问题。“智能教练员”更是高水平考官。该基地训练处参谋赵蒙介绍,他们依据大纲课目和考核标准,配套智能考核设备,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实现灵活考核编组、自动成绩采集、即时成绩播报、智能评测判分,主观干扰和人力投入大幅减少,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该基地还与科研团队携手,共同开发出满足不同需求的训练动作库、运动恢复库等,配套的系列教范越来越齐全,更多课目训练功能正逐步实现。
据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