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5月06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4]
变身七彩调色板

运城盐湖变色原因藻知道

  初夏的山西运城盐湖,粉色、墨绿色、蓝色等色块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多彩画卷,部分水域呈现梦幻的玫瑰色,再现“大自然的调色板”。运城盐湖为什么会“变色”?这种现象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色彩多样的原因又是什么?其实,这与盐湖中生长的一种盐藻有关,当藻体呈现红色时,就会把湖水“染红”,成为盐湖的独特景色。

历史上的两次“红盐湖”事件
  运城盐湖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总面积132平方公里,盛产食盐、硫化碱等产品,人可以漂在湖面而不沉,又被誉为中国死海。
  盐湖频频变色在古代就有,历史上有记载的是两次。
  早在公元777年,就有关于运城盐业生产的记载。运城盐业生产主要依靠大自然的风吹日晒,但时常发生洪水入侵等灾难,使盐业生产受创,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当年入夏以来,阴雨连绵,盐业生产岌岌可危。天晴之后,盐湖竟然出现“红盐自生,盈掬倾筐,或茧或粟,形攒伏虎,色沏丹砂”这一古之未有的现象。时任河东租庸铁侍御史立刻上报户部,唐太宗接到户部呈报后派人核查属实,欣然为盐池做了两件事:第一,将这一事件“编于史册”;第二,将宝池“荐于郊庙”。
  第二次“红盐湖”发生于北宋崇宁年间,当时的情况和唐代雷同。
  事实上,正因为盐利在历朝历代经济运行中具有无法撼动的超级地位,使得盐池成为历代维持财政运转的支撑,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变色”盐湖被古人称为“蚩尤血”
  大多数情况下,盐湖湖色是深邃的碧绿色,唐人用“湛湛烟碧,浩无冬夏”来形容其美景。
  在五六月的午后,盐湖有时会呈现紫赤色,甚至出现“赤如血”的极端颜色,这一独特的现象被古人称为“蚩尤血”。
  王禹偁作《盐池诗》时,将“蚩尤血”引入,并特意标注“盐池水,有时赤如血”。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撰写《梦溪笔谈·咸淡·解池》章节时,摘引了王禹偁“蚩尤血”的专名,作为盐湖的别名。
  现代科学表明,运城盆地底部蕴含巨厚含盐岩系,是形成于第四纪的内陆蒸发沉积盐类矿床。由于盆地为“高山深盆”的封闭内流盆地,四围季节性径流和降水汇入湖盆内,湖水通过毛细作用,把地下盐分吸收到表面,同时受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及盛行的东南风的影响,高蒸发的气象条件使得湖水的含盐浓度大大超过一般海水,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盐湖。至于“有时赤如血”的现象,则需要以盐湖生态学的知识来解释。

湖水变色是盐藻和轮虫“作怪”
  导致盐湖湖水“变色”的因素很多,盐湖水中含有20多种元素,水质、盐度、酸碱度、藻类等因素以及温度、浓度的变化都会影响色彩的变化,形成多彩盐湖。
  盐湖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畎会呈现不同的颜色,部分盐湖变成红中含紫的“玫瑰湖”,主要是两大类生物在作用:一种是轮虫,另一种是盐藻。这两种生物体内都呈现红色并达到一定密度时,水体就会呈现红色。
  盐藻中有珍贵的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呈现红色,盐湖水浓度越高,β-胡萝卜素含量就越高。
  盐藻是轮虫的天然养料,轮虫食用了盐藻之后,在一定盐度的水中长期生存就会呈现红色。轮虫的繁殖速度极快,三个小时左右就会产卵一次,大量轮虫聚集在盐池,会让盐池呈现罕见的玫瑰红色。
  由于盐藻中的β-胡萝卜素是逐渐积累的,随着β-胡萝卜素积累程度的变化,各个池子呈现出由黄色到橙色再到红色的渐变。浅绿色的池子中主要生长着绿藻,在光合作用下,绿藻呈现绿色,在水质好的情况下呈现浅绿色,墨绿色的池子中主要生长着螺旋藻,呈现出较深的绿色,而深灰色的池子主要是因为池底黑泥的映衬。

变色藻类到底是什么
  导致盐湖湖水变色的各色藻类并不是有害生物,而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
  杜氏盐藻是一种嗜盐的绿色微藻,盐藻长不超过15微米,宽约10微米,常见于海盐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831年,法国生物学家杜纳尔无意中发现地中海沿岸的某些盐池中有一种尾部具有双鞭毛的红色单细胞藻类,后人为纪念他的发现,将其命名为盐生杜氏藻,简称杜氏盐藻。
  杜氏盐藻作为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在不同的盐度、光照、温度等环境下形态变化较大,这是因为它没有纤维质的细胞壁,外形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蛋白核及淀粉粒也随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
  杜氏盐藻之所以能把整个湖泊变成粉红色,是因为它们会产生一种红色的色素,这种色素能够吸收阳光,使杜氏盐藻进行繁殖。
  盐湖藻类主要以绿藻、盐藻、硅藻为主,少数地方还发现了颤藻等藻类。盐藻含有丰富的油脂、β-胡萝卜素、蛋白质、多糖等,同时含有较高的Ca、P、Zn等元素,含有包括人类必需的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
  盐藻的独特性在于其中的成分占比与人体的体液、细胞浆液吻合,有利于帮助调节人体内的矿物质平衡,被生物医学界誉为“细胞动力源”“生命的保护剂”,在食品、医药保健以及化工和养殖业中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 本报综合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