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1月18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9]

做一名好法官成了我一生的坚守

  田亚欣简介:
  2018年3月,被山西省总工会评为“山西省五一巾帼标兵”。2018年5月,被山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山西省最美基层干部”。2020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模范法官”。2021年11月,被省教育整顿办公室评为山西省“新时代政法英雄”。2021年12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1月12日,省高院召开全省优秀法院(先进集体)优秀法官(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暨“弘扬英模精神,淬炼法院铁军”新时代法院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
  会上,全国模范法官、山西省新时代政法英模、临汾中院家事审判庭负责人田亚欣作了事迹报告。
  我199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时被宁波的一家外企招录,当我高兴地把签好的合同书邮寄给家里时,从未出过远门的妈妈没写一封信,没打一个电话,竟一个人来到了大上海,在火车站还差点让人骗走。
  妈妈一来就问我,“你走那么远,家里你不管了吗?”,这句话刺到了我内心深处那个不愿再提起的痛,眼泪马上涌了出来。妈妈指的是与邻居家的官司,那个让妈妈上访了八年的官司,那个从我上初中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没结束的官司。
  拉起妈妈的手回到了老家。我选择进法院工作,我要做一名好法官,让不懂法的人在我这里也能得到公正的待遇。这成了我一生的坚守。
他们是农民,不能以举证不能草率结案
  在一起因宅基地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原、被告均系70多岁的老人,事情说不清楚,举证也不知怎么进行,情绪还相当激动,两家人一见面就争吵。
  眼前的情景让我想起了妈妈,为了打官司,整天找这个人作证,找那个人说和,没心思吃饭,没心情管家。领判决书时,妈妈顺着铁路步行了30多公里,回家已是凌晨1点多。因为证据不足,最终以驳回诉讼请求而告终。妈妈精神恍惚,我们家的情况也一年比一年糟,院墙不断坍塌,造成地基下沉;窑洞慢慢开裂,危及到一家人的安全。那时的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无能为力。我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让我家的悲剧重演!对他们不能要求太多,更不能以举证不能而草率结案。
  我走访了时任的老村长、老书记、老民调员、两家的邻居,建房时的工头以及现任的村干部,从这家跑到那家,从早上一直到夕阳西下,终于使这个案件的调判有了确凿的证据和清晰的认识。
  为了彻底化解两家的恩怨,我没有就案办案,而是把他们两家涉及的打架受伤后的赔偿、彩钢棚被推倒的损失、老宅基地的分界线如何确定一并进行了处理,经过耐心疏导,一场邻里风波终于在互谅互让中达成了和解。当倔强的老人握着我的手表示感谢时,我感受到了做法官的价值——两家老人不用再彼此仇恨,两家人也可以踏踏实实、安安稳稳地正常生活了。
他们是亲人,不能机械断案阻隔了亲情
  2015年秋的一天,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大娘拄着拐杖,来到法庭。老人姓孟,老伴去世一年多的时间里,三个儿子推三阻四不予赡养,老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没办法才来法庭寻求救助。
  老人说起这几个儿子时,眼泪顺着那干涸的脸颊流进脖子里。老人的要求并不高,一个月所有开支罗列下来总共120元。而儿子们却在为谁种的老人田多,老人的旧宅院归谁所有,谁就应该多承担赡养义务而争吵不休。其中,二儿子表示,如果要他赡养老人,老人的东西要全给他,其他人不能插手,否则他就不管。
  我真不想搭理这个自私的人。可又一想,有了钱老人是能生活了,可她与子女的亲情会因我的放弃而失去,这恐怕是让老人最寒心的事。
  我忍住心中的气愤,一家一家地上门征求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一次次跟老人的儿子沟通,跟儿子的妻子沟通,跟儿子的儿子沟通,提醒他们为人父母也要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一轮又一轮地协调,一遍又一遍地穿梭在老人的几个儿子家中,我相信人总有善良的一面。经过我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达成了轮流赡养老人的协议。
  每次下乡,我总要去看看老人。如今,老人的生活稳定了,精神状态好了,腰板也挺直了,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
他们是弱者,不能让调解书变成一纸空文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位高位截瘫的人让村民把他拉到了法庭,说活不下去了,请求法庭为他作主。原来,他叫李小明,2008年在煤矿打工时双腿被砸伤导致高位截瘫,煤矿赔偿17万元。这17万元,一部分李小明用来治病,一部分钱修固了房院,剩余的5万元出借给了别人。结果借钱的人外出打工,几年了都联系不上,李小明的生活失去了收入来源,十分困难。
  我当即给被告所在的
  村委干部、被告辖区的派出所领导说明了情况,希望有了被告线索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法庭。在联系到被告的那一天,为了不让双腿残疾的李小明多走一步路,我克服重重困难,说服了被告,把庭审开在了偏远山区李小明的家门口,在炎炎烈日下,连续工作了四个多小时,直到案子圆满调解。
  为了不让调解书变成一纸空文,在调解后一个月的主动履行期内,我多次给被告打电话了解筹钱情况,因为我知道这笔钱对家徒四壁的李小明来说是他后半辈子养老的费用,也是他看病开支的重要来源。被告好几次都找理由说困难,想少还点钱,都被我严词拒绝。我对他说,你面对的人不一样,别说少给钱,就是出于人道主义,你还应该多给点,钱一分不能少!在不断催促和思想疏导下,被告终于一分不少地归还了钱,当我们把李小明七年都没追回的5万元借款送到他手中的时候,李小明一家人激动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流淌的岁月,记录下我无悔的足迹。孟大娘、李小明等都成了我记忆的符号,成了我内心永久的牵挂。也正是这些渴求公平正义的普通人,给了我持续前行的精神和动力,让我时刻不敢忘记肩负的职责和使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的价值和追求。
根据田亚欣先进事迹报告整理(文章有删减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