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1月14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3]
科技冬奥·场馆篇①

老场馆新科技 探寻更好未来城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与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赛事组织、赛会服务、场馆运行等并行的,还有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科技冬奥。
  在5G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环境支撑下,智能时代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子?科技冬奥的目标,正是通过冬奥筹办,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永续目标。

国家体育馆
“五室一卫一淋浴”快速拆装可变身
  国家体育馆毗邻“鸟巢”“水立方”,曾是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摘金的福地。历时近三年建设改造,这一“夏奥”场馆成功变身北京冬奥会冰球项目赛场,形成主馆、副馆和扩建训练馆“冰堡”共同组成的全新建筑格局。
  为了方便冰球运动员比赛和热身训练,国家体育馆运动员更衣间建设在连接主馆和训练馆的副馆空间内。它既要达到冬奥赛事要求,也要兼顾赛后多元利用需要,因此被设计为可循环使用的临时设施。
  国家体育馆2022冬奥改建项目负责人介绍,国家体育馆冰球更衣间占地面积2819平方米,由14个更衣室单元、2个公共制冰室、1个公共磨刀室组成。通过装配式建造技术,这些功能模块可像“拼积木”般快速拆装。建设时,通过钢支座将更衣室模块整体架高1米,既能保护副馆地面,也实现了水电等管线的集约排布和巧妙敷设。然后,钢支座上方搭建由14个更衣室单元组成的更衣室模块。
  更衣室单元体积虽小,但功能齐全。每个更衣室单元建筑面积约173平方米,包含“五室一卫一淋浴”,即更衣室、磨刀室、储藏室、按摩室、教练室、卫生间、淋浴室,满足战术布置、物品存放、更衣洗浴需要。
  为了让运动员感觉方便好用,工程团队与国际冰球联合会专家反复深化设计,从更衣柜材料选用,到优化坐垫舒适度、挂钩高度,全部调整到位才开始生产。上述负责人透露,“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更衣间设计得到运动员肯定,对于残奥运动员提出的提升面盆容膝高度的建议,团队立即采纳并进行调整。
  北京冬奥会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工作,对“小更衣间”的赛后利用也有所考虑。据透露,这些设施既可以作为商亭、展览展示空间等使用,也可以就地回收。
  上图为2021年4月2日,运动员在国家体育馆冰球项目测试活动中。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五棵松体育中心
“黑科技”全面上岗助力冬奥疫情防控
  “相约北京”冰球国内测试活动于2021年11月7日至10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举行,在疫情防控方面,场馆引入了诸多“黑科技”,为防疫安全保驾护航。
  雾化消毒机器人采用超声雾化的方式,雾化后的消毒液能够弥散到空间的各个角落,利用消毒液的消毒特性将病毒进行杀灭。“这个机器人底盘上有视觉传感器和激光雷达,而这就相当于它的两只眼睛;激光雷达,扫描前方的路况;视觉传感器在比较复杂的环境里可以识别路况,避开障碍物。”技术人员苏春林说,该机器人一分钟消毒面积可达36平方米,续航时间可达四五个小时。
  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还在多个门口设立了“多验合一智能终端”数字哨点,只需要扫一下二维码,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健康监测状态、健康宝状态、核酸状态、疫苗状态、智能测温等多项内容就显示在屏幕上。“以前进场馆时需要打开不同的小程序出示健康宝、行程码、疫苗接种记录等信息,现在方便了,一码就可以了。”场馆工作人员王秋霞告诉记者。
  智能“小白”机器人身高74厘米、长68厘米、宽62厘米,看到没有戴好口罩的人员时,“小白”就会自动走过去进行语音提示,直到对方戴上口罩才会离去。“这个机器人减轻了志愿者的工作,节省了人力,当发现一些未戴口罩的人员时,可以及时去提示他们,并且还能根据场馆需求提前录入一些温馨的提示语。”防疫经理史凤琳说。
  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防疫副经理李婕表示:“测试赛期间,我们每天都会对闭环内、外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防疫监督巡查,并对闭环内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首都体育馆在“最古老”的场馆滑“最美”的冰
  “相约北京”冰上测试活动在北京市内5个场馆举行,其中“年纪最大”的首都体育馆承接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项目的比赛。
  首体建成于1968年,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馆,中国首座人工室内冰场也在这里诞生。首体举办过1981年冰球世锦赛,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举办地。2022年冬奥会期间,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项目的14枚金牌将在这里决出。为适应冬奥会办赛要求,首体进行了场馆改造,拥有53年历史的老场馆经历改造焕发新颜,在“最古老”的场馆打造“最美”的冰。
  灰黄的墙面,方正的矩形外观,从外表看,改造后的首体与以前变化并不大。其实,“修旧如旧”正是改造的特色之一。不仅场馆外观延续经典,南侧观众出入口及北侧贵宾接待入口的台阶也原样保留。
  内部则别有洞天。用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主任丁东的话来说:“老场馆,新变化,高科技。”
  走进场馆,第一感受是“暖和”。改造后,场内始终保持恒温恒湿。冰场温度16摄氏度,相对湿度35%,风速小于0.2米/秒。场内空调、通风、除湿、暖气4个系统协调运行,不断进行热能转换。
  场内增加了专业灯光照明系统,分短道和花滑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再分专业训练和国际比赛两种模式,每个模式又分高清转播和一般转播两档。场馆顶部是一块1360平方米的天幕。丁东介绍,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视频显示系统,可以与东西端屏、四周环屏互动烘托现场气氛,提升观赛体验。
  座椅的数量也有变化,由原来的18000座调整到15000座,增加了80个无障碍观众座席。“老场馆的大框架不能变,它已经属于现代建筑文物,同时为了增加观众观赛的舒适度,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把座椅加宽,让观众观赛更加舒适。”丁东解释。
  在制冰方面,北京冬奥会大规模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而首块应用该技术制作的冰面就诞生在首体。首体预计每年因此节省100多万度电,节能率可达50%。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