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1月17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08-A09]

富贵病?老年病?你真的了解糖尿病吗?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正不断攀升。在国际糖尿病协会发布的《2021年糖尿病图谱》中,目前全球约有5.37亿成年人患糖尿病,换言之,每十人便有一人患此病,且该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中,2030年将达到 6.43亿人,2045年将达到7.84亿人。此外,仅2021年糖尿病就致670万人死亡,也就是说,每5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去世。
  近30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何中国近年来糖尿病高发?过去,为了适应艰苦劳作、食物稀缺的环境,高效储能、迅速应激和产生炎症反应的基因性状和表型赋予人类以生存优势。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经历了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型。现下,人们沉浸于烧烤油炸、大鱼大肉、甜食饮料等高热高脂高糖饮食的同时,体力活动的频率和强度逐渐下降。这两点使得上述基因性状,不仅对人体无益,反而显著增加了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在中国,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调查显示,农村患者较城市患者知晓率低 9.5%、治疗率低6.1%、控制率低6.5%。

认识与诊断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然而大众对于糖尿病的认知却经常会陷入误区。不少年轻人觉得糖尿病是父辈祖辈的病,与自己无关;不少中老年人觉得糖尿病是“富贵病”,与自己无缘。事实上,如今每9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糖尿病防控的意识。

危害 高血糖是怎么伤血管的
  常言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就是血管并发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石平介绍,高血糖导致的血管病变分为两种: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等大中血管,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疽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则属于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分别是成人致盲、终末期肾病和非创伤性截肢的重要原因。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血管受到的毒害来自以下几种机制。
  ■ 内皮“受伤”
  血管中的内皮细胞是循环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天然屏障,维持着血管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调节炎症反应、预防血小板聚集等。高血糖的“糖毒性”是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高血糖状态下,许多炎症基因的表达增加,机体会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它不仅能直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造成血管内皮结构损害,还会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当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分泌活性物质失衡时,就会造成血管的病理改变。
  ■ 血管变窄
  血管内皮受损后,内皮下胶原暴露,为“止血”,血小板会被激活,黏附、释放、聚集等功能增强,在受损部位凝集、形成血栓,并吸引脂肪沉积在内皮下,使局部血管变窄。对于微血管而言,内皮细胞的死亡和再生会增加基底膜(位于内皮细胞基底部,将其与管腔分开)的厚度,导致管腔变狭窄,增加血流阻力。
  ■ 血液变稠
  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兼有抗凝和促凝两种特性,但当内皮细胞受损时,则以促凝为主。而且高糖状态下,血液中葡萄糖越多,血液越浓缩,血流缓慢淤滞,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更容易呈现出高凝状态。
  ■ 脂质增多
  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密切相关,当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导致血脂紊乱。因此,糖尿病又称“糖脂病”,可表现为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在高血糖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下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促进心血管事件链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肥胖、胰岛素使用不当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这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在肌肉中的效应减弱,且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加重脂代谢紊乱。此外,在高血糖状态下脂蛋白性状发生改变,更易沉积于血管壁,加重大血管病变。
  ■ 弹性变差
  脂质的增多、黏稠的血液、狭窄的血管,都会增加内皮上脂质的沉积,如不合理控制,便会给血管“添堵”,发展为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部位的血管会出现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增加破裂风险,引发出血性疾病。

诊断 只查空腹血糖可能漏诊
  海南澄迈的李阿婆5年前发现患上糖尿病后,从原来的吃嘛嘛香变得什么都不敢吃。每天测血糖、打胰岛素、吃降糖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没想到自己会患上严重的糖尿病。”李阿婆说,家里买了血糖检测仪,平时也会测血糖,每次测的数值在8至10之间,所以没有太当回事。经了解,阿婆每次测的都是空腹血糖。“若只是空腹血糖,很有可能得出的结果不够精准。”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内分泌科执行主任潘洁敏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体检时查血糖正常,突然某一天却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因为大多数人体检时测的是空腹血糖,这种检查方法很可能出现漏诊,餐后测血糖更能及时诊断出血糖升高情况。
  为什么说糖尿病是“隐形杀手”?潘洁敏介绍,因为糖尿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难被及时发现,让一些血糖数值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错过了恢复正常血糖的机会。“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腹部脂肪堆积的人(大肚子)和怀孕时血糖升高的人,我们建议尤其要测餐后血糖。”潘洁敏说,餐后测血糖,数值7.8以内为正常,7.8至11.1之间,有可能恢复正常血糖,11.1以上则为糖尿病。
  潘洁敏介绍,糖尿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有些人不知不觉中患了糖尿病而未及时发现,时间久了,等到出现口干、喝水多、尿频、体重下降等明显状况时,还有可能引发血管并发症,出现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甚至视网膜病变,危害患者身心健康。

症状 尿量过多过少都须警惕
  提起糖尿病,大家往往会想起典型的多尿、多饮症状,但其实糖尿病也会造成患者尿液减少,只是二者机制不同。
  ★ 多尿
  当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约10毫摩尔/升)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就会形成渗透性利尿,从而导致多尿。即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24小时尿量甚至可达5000—10000毫升。随着尿量增多,机体水分丢失严重,饮水有助于防止血浆渗透压升高,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绝不能因害怕多尿而限制饮水量。
  ★ 少尿
  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现少尿。比如糖尿病肾病患者,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下降、尿量减少,伴随全身水肿和高血压。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此外,神经源性膀胱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排尿异常的常见原因。
  长期高血糖状态所导致的神经损害及膀胱功能障碍可诱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表现为排尿无力、尿潴留,也可尿失禁,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梗阻性肾病。
  若出现排尿障碍,应尽早就诊,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往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手术及留置导尿、神经电刺激等物理疗法。

糖友对“甜”误解很多
  人们对糖尿病已经有了较多认知,但糖友们对“甜”的认识却始终存在误解。
  误解 1 ——糖尿病就是因为糖吃多了
  糖尿病指的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利用缺陷所引起的,并不是说糖吃多了就导致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与多吃糖无直接相关性,但糖吃太多会导致患者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这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糖的摄入要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
  误解 2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要看其成分和总能量,不能仅凭味道来决定。有的食物不甜,所含碳水化合物却不低,如米饭、馒头、面条等,这些食物消化后会转化成大量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含蔗糖的食物也并非一点不能吃,控制好摄入量即可。
  误解 3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大部分水果的升糖指数并不高,血糖负荷普遍低,因此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吃水果。糖尿病人选择水果主要参考升糖指数,升糖指数高于70%的水果,比如香蕉、葡萄、甘蔗等就要慎重食用。升糖指数小于50%则可以适量吃一些。此外,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果汁,果汁会损失一些膳食纤维,血糖反应会高于完整的水果。吃水果最好选择饭前,因为有了饱腹感,更利于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误解 4 ——酸奶预防糖尿病
  酸奶是很好的钙质来源,有研究表明,常喝酸奶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糖尿病人可以喝酸奶,但必须选择低脂少糖的酸奶,且不能过量饮用。因为市面上销售的酸奶中多含有大量糖分,而酸奶的口味又很容易遮盖糖的甜味,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糖。建议尽量在饭前半小时饮用酸奶,饭后饮用会增加热量摄入,升高肥胖风险。最好自制酸奶,可有效避免添加剂和控制糖量。
  误解 5 ——甜味剂会导致糖尿病
  甜味剂有甜的口感,但不是糖。食用甜味剂不会引起血糖波动,且不增加食用者热量的摄入,可免受血脂升高或体重增加的威胁,因此不仅适用于糖尿病病人,还适合肥胖者和中年以上的人。其实,只要不是含葡萄糖的甜味剂都可以食用,但不宜过多食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误解 6 ——糖尿病人能放心吃无糖食品
  “无糖”并不代表无碳水化合物或者无热量。有些食物虽无人工添加的蔗糖,但含有大量淀粉、糖浆、糖醇和碳水化合物,例如一些“无糖糕点”,食用后升糖速度不比白糖逊色。因此,选购无糖食品时,要看清楚包装上的配料表或营养成分表。糖尿病患者只有控制好饮食,才能达到更好的血糖调节效果。即使是绝对无糖食品,也应适可而止,食多无益。

预防与管理
管理血糖,护好全身血管
  要想预防血管病变,护好全身血管,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 控好血糖
  预防微血管病变,患者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但大血管病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如血压、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烟、脂肪肝、蛋白尿等问题。因此,除控糖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高凝也十分重要。需要提醒的是,吸烟对血管的损伤十分明显,糖友应尽早戒烟。
  ◆ 定期检查
  一般来说,患者可进行眼底检查,测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肌酐等,监测眼部、肾脏的微血管状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问题,建议3—6个月内复查;未发现问题,每年检查一次即可。
  大血管病变的筛查并没有特定要求,但患者可考虑在疾病早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看是否有内膜增厚或斑块等情况,评估大动脉病变的风险。
  ◆ 规律服药
  糖尿病治疗是终生管理,不能“见好就收”,即使血糖平稳也要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波动。
  ◆ 健康生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日常饮食注意“减盐减油减糖”,少吃垃圾食品,避免营养过剩;避免熬夜,以免影响内分泌;适量运动,比如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快走等,避免久坐。

五招控好餐后血糖
  在糖尿病前期,餐后血糖增高得更早、更多。因此,对于空腹血糖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经常超过7.8毫摩尔/升的糖尿病前期病人,如何让餐后血糖稳定值得关注。以下几招,可以帮你控制餐后血糖:
  饮食定量,餐后监测
  就餐时要控制饮食,每餐主食的摄入量要比往常减少1/3,且要经常监测餐后血糖,根据情况调整食物摄入量,直到餐后血糖降下来。

“12345饮食秘诀”
  体重正常,没有并发症,可按“12345饮食原则”来:每天1袋牛奶;每天200—250克碳水化合物;每天3个单位优质蛋白(1单位优质蛋白=猪肉1两=鱼肉二两=鸡蛋1个);4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少吃多餐、七八分饱;每天500克蔬菜。

  主食选择升糖指数低的
  饮食上要选择升糖指数不高的食物,比如粗粮、玉米等,少吃精白米面可延缓淀粉消化,减慢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平缓餐后血糖水平。
  多菜少饭,合理搭配
  研究证明,用牛奶、豆浆、坚果等配合主食一起吃,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因此,吃饭时要多搭配不同种类的蔬菜和食物,可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顺序有讲究
  先吃菜后吃饭,更有利于血糖稳定。比如,先吃蔬菜,配些鱼肉,再开始吃米饭,而且一大口菜配一小口饭,血糖波动会比先吃米饭或大口吃饭小口吃菜要小得多。
  餐后做些低强度运动
  餐后可以适当运动。吃完饭后不要马上坐下,而是做些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洗碗、打扫卫生等,这样既对餐后血糖控制有益,也不会影响消化。此外,坚持每天40分钟以上的有氧结合力量训练,可以维持肌肉强度,提高体能,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十分重要。

研究新知
心情差,血糖往上蹿
  很多糖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当身体疲劳、心情不佳,或焦虑烦躁时,血糖极易飙升。专家介绍,当心情平稳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对平衡,使参与血糖调节的内分泌激素处于平稳状态,血糖更易控制。当心情发生波动时,交感神经会刺激体内升糖激素的分泌,使血糖骤然上升,加重病情。生活中,调适心情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吐露心声 通过与他人交流来吐露心声,排解不良情绪。通过交流,可以让身边人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有助于稳定情绪。沟通时,家人要注意语气温和、有耐心,从而帮助糖友减轻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转移注意力 闲暇时,可以适当运动,寻找兴趣爱好,比如饭后散步、打太极、钓鱼、听音乐等,把注意力从不开心的事情上转移走,对心情的调节有很大好处。

晚6点吃晚餐,改善糖代谢
  一项日本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早些吃晚餐,有助于改善次日血糖波动,以及次日早餐后的血脂代谢状况。这里所指的早些吃晚餐,是指晚6点。研究者在健康参与者中,比较了晚6点吃晚餐和晚9点吃晚餐的血糖情况。
  研究发现,晚6点吃晚餐的人,第二天的24小时血糖水平较晚9点吃晚餐的人有明显改善,血糖波动幅度也明显减小。
  有关晚餐的研究也很多,除了什么时间吃,吃什么也很重要。
  此前,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晚餐细粮、肉类吃得多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风险,而吃素及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据《海南日报》《生命时报》《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