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9月0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古代开学那些事儿

  盼望着,盼望着,漫长的假期终于结束了!在开学的这一天,全国的老母亲们都恨不得云干杯,热烈庆祝神兽归笼。若是在古代,老母亲们用得着这么辛苦吗?
农闲方可搞教学
  说到9月1日,我们现代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开学”,但在古代,只有在农闲的时候才开学,所以古代有时一年会有三个学期,每个朝代还不太一样。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其中“八月暑退”与现代秋季开学时间最接近,“正月农事未起”与现代春季开学的时间差不多。
  现代人一般在六七岁入学,古代入学年龄稍微晚一些,通常在八岁到十五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八岁八糊涂”,但在古代,很多历史名人都是八岁入学,比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人家可没糊涂,相反他们的成就几乎是逆天了。
古代也分快慢班
  每个人的天资都不同,有的人极具读书天赋,尤其是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一段“神童史”。比如王勃六岁便能作诗,骆宾王七岁就写出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更夸张的是唐代宰相兼文学家权德舆,“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的时候就写了几百篇文章,颇有名气……为此,宋徽宗颁布了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外舍”“内舍”“上舍”。新生入学后,先在“外舍”学习;学一阵子,学校会举办“分班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分到“内舍”;如果在“内舍”还是成绩优秀,那就可以直接进入“上舍”,也就是我们现代的实验班。实在太笨,也可以“留级”,永远待在“外舍”。“三舍法”后来还被推广到地方,一度成为全国小学教学的管理模式。只不过这个制度在真正实行的时候产生了不少问题,没过多久就被取缔。
  因为神童太多,宋代还出现了控制“升学率”的政策,在《宋史·选举志三》就有记载,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曾推出面向宗室学生的“宗子试法”,规定“十取其五”,升学率只有50%。
学校给学生发零花钱
  在古代读书,学费咋交?
  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学校既是教学场所,更是进行政治活动的宫廷,只有贵族子弟才可以去读书。能去上学的都不必交钱。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教育理念,并且开始创办私塾。孔子办学到底收不收学费?据《礼记》中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酒与肉干看上去似乎是学费,但实际上只是学生拜师的一点心意,若是真穷得拿不出这个礼,孔子也不会拒之门外。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塾大多招的是贫困生,学费非常低。实在付不起学费也可先上学。于是,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会留在私塾里打工一年,以当还“贷学金”。
  到了隋唐,科举代替了“门阀制”,再贫困的家庭,也有机会翻身,只要学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高分,同样可以做官。唐代的佛教寺院也会招生,学费低廉,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还会发奖学金。
  出现大量“背默天团”的宋代,在教育方面更是重视,各地官办学校大多不收学费。一些“重点学校”“实验学校”还发钱给学生,以作为读书期间的补助。如果上了当时的最高学府,不仅读书不交学费,每个月政府还发零花钱。经济条件实在太差的学生,国家还提供免费住宿和吃饭。
  直到明清,学校才有一些硬性的学费规定,收取一定的学费以用来给老师发工资,但具体“金额”也可以商议。据载,在明清时期,一个学生每年交上80斤到120斤的小麦就可以充作学费。
开学典礼满满的仪式感
  古人对于开学典礼相当重视,“入学礼”是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
  “入学礼”相当讲究,《礼记》中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开学先得“正衣冠”,因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随后,学生一字排开站好,于学堂前集合,在老师带领下进入学堂。
  开学还要举行隆重的“拜师礼”。拜师前先叩拜孔子,双膝跪地,九叩首。再拜老师,三叩首。起身后,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瘦肉条,分别代表勤奋、苦心教诲、鸿运高照、早早高中、功德圆满,以及学生的心意。
  接下来是“净手净心”,新入学的学生们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目的在于去除杂念,心无旁骛地苦读。
  接下来就是“朱砂开智”了。老师拿着蘸了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一个“红痣”。朱砂点痣,为的就是开启智慧,希望学生在往后的学习生涯里,开启智慧,一点就通。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