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6月02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4]

苗混瞒——全国户包治理小流域第一人

  河曲县旧县镇小五村苗混瞒,全国户包治理小流域第一人。
  苗混瞒是穷苦人出身,6岁没了爹,10岁娘改嫁。16岁时,苗混瞒挑起养家的重担。
  干农活,苗混瞒是不惜气力的,19岁就被乡亲们推举为村互助组长。苗混瞒自己的上进,加上组织的精心培养,1955年他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4年后,更是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当时的小五村,平地少,到处是土崖陡坡,植被又少,夏季来场暴雨就是发场洪水,夹带着泥沙的洪水顺着沟冲进了黄河。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苗混瞒就带领200多名村民治沟治穷,改变生存环境。合作化时期,小五村先后在官地梁沟、大湾沟、藏峁沟、泉子沟、双湾沟打大小坝19座。
  1980年冬,河曲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到户,全村欢欣。而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苗混瞒心里还有一丝忧虑,就是全村7条沟,还有1条新窑沟没有治理。在新的农村政策指引下,他提出自己承包治理新窑沟的想法。
  1981年5月,苗混瞒与大队和公社正式签订承包合同。
  来自农村基层的创新,引起了各级党委的重视。1982年7月16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关于苗混瞒承包治理小流域的报道。1983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此经验。1984年初,“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写入中共中央1984年的一号文件。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肯定山西省户包治理小流域经验,从而引发黄土高原一场绿色革命,成为黄河流域广大农民通过治理千沟万壑、实现脱贫致富的共同选择。
  作为开路人,苗混瞒一家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靠着12双手脚向荒沟进军。据他的大女儿苗富先回忆,春秋栽树的时候忙着栽树,冬天不能栽树又忙着挖鱼鳞坑。就是下雨天,也有忙不完的活,不是插红柳就是补种苜蓿。“我爸天天早上三四点就醒了,坐起来吧嗒吧嗒抽阵烟,心里盘算这一天的活咋干。”
  到1995年底,新窑沟全部治理完毕。
  15年间,苗混瞒累计投工9570个,累计滚动投资22万元,其中自筹借贷20.1万元。15年的呕心沥血,新窑沟共完成治理面积423亩,其中建成基本农田205亩,种植经济林60亩,乔、灌、草混交林150亩,主沟内打土坝3座。全流域基本实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的水保要求。
  2007年,苗混瞒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5岁。
  父亲走了十几年了。苗富先抱着对父亲的崇敬缅怀之情,现在又回到了小五村。
  苗富先拿出一包包父亲生前获得过的各类荣誉证书、奖牌,有省“农村百业科学致富模范”、省劳动模范、省特级劳动模范,有“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还有连续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证书,最多的是优秀共产党员证书。
  苗富先说:“父亲把一辈子献给了这条沟,我们后辈要守护好这条沟。”如今新引进的新品种核桃2000株,已经到了挂果期,新窑沟又添上了新绿。
《山西日报》记者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