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5月31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6]

再忆母亲

□苏国牛

  早上翻开手机,才得知是母亲节到了。每天忙忙碌碌,似乎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岁不知年”的日子。母亲节应该是从西方传来的节日,并非国人的传统节日。记得二十多年前,我还在读研究生,也是听周围的同学说那天是母亲节,我一时想不出如何过这个母亲节,心血来潮想到给远在农村的母亲寄一张贺卡,贺卡投入邮箱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母亲不太识字,不一定能看懂我写的内容,当时感觉自己很可笑。如今,母亲已然离我而去,没妈的日子过了快六个年头,母亲的音容声影离我渐行渐远,然而我对母亲的怀念却久久不散,犹如大海波涛时涌时现,亦如夜空繁星时隐时现,今年的母亲节,我将用此文怀念我的母亲。
  我的童年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不但缺医少药,而且缺吃少穿。日常生活中,不用说时人讲究的鱼肉荤腥,荤素搭配了,那时白面馒头都吃不上,家里有的只是玉米和高粱面做的窝窝头,这是现代人推崇的营养粗粮,在当时却真的难以下咽,成年累月地吃,真的吃够了;家里的蔬菜不是山药蛋就是胡萝卜,胡萝卜还好多少有点甜味,山药蛋真是素然寡味,想得就没胃口;我肩上挎的书包是母亲用碎布拼刺的花布包,脚上穿的是母亲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布鞋,身上穿的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大棉袄和厚棉裤;我生病的时候,家里唯一能拿得出的是一根水银温度计以及一包喇叭花籽。当母亲给我量体温的时候,我还傻傻地认为温度计可以治病,只要母亲给我量下体温,病就好了;喇叭花籽是母亲从院子里的小菜园收集来的,炒熟,研磨成粉给我冲服,据说有解热功效,这是农村的土方子。在我的记忆中,家养母鸡下的蛋,都是给孩子们冲蛋汤喝的,母亲瘦弱的身子从未享受过这些美味;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在锅头灶台忙来忙去,很少有和我们一起吃饭的场景。
  在那么艰难困苦的岁月,母亲把我们兄弟姐妹哺育长大,抚养成人,母亲付出了多少心血无人能体会,也无言能表达。母亲没文化,也不识多少字,一位生在农村的普通妇女,是如何做到的呢?也许是靠母亲与生俱来的善良、朴实,所谓母爱。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说过“世上人人是圣人,世上人人能成为圣人”,在我的心目中我的母亲就是圣人,在天下儿女的心中,世上的母亲都是圣人。母爱是大自然赋予世间生灵最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她不求回报。你看树上鸟巢中的雏鸟,在鸟妈妈的精心哺育下,都可以展翅高飞,更何况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前阵子,有报道称,一位不孝的儿子试图活埋自己瘫痪在床的母亲,而等母亲获救后,还想着为儿子免脱罪责,这就是母爱。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难以用言语表达。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其核心内容是致良知。意思是一个人的所做所为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谓扪心自问,有没有昧良心?如果能从内心真正的良知出发,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会犯错误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王阳明先生认为,那是因为内心的良知受到了外在的利害,内心的私欲的影响,良知受到蒙蔽,良知被蒙蔽小的人,可能会犯小错,良知被蒙蔽大的人就会犯大错。有些人的良知会被蒙蔽,如前所述活埋母亲的儿子,而母爱犹如太阳,永远不会被蒙蔽,她光芒万丈。
  细想想,母亲对孩子的爱何止是发自内心良知的爱?天下的母爱多是用一个生命哺育另外一个生命,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儿女。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多被解读为爱情诗,我看用来诠释母爱更贴切不过了。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后来,我来了上海读书生活,母亲也来过上海几次,我读书的时候,有时间却没经济能力陪母亲游玩,工作之后,有了经济能力却没时间陪母亲,再后来我幡然醒悟,觉得该多陪陪母亲,哪怕是陪母亲唠唠家常时,母亲却离开了我,这成了我心中莫大的遗憾。不论母亲走到哪里,都有儿女的思念陪伴。
(写在2021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