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3月2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5]

烁科晶体:让关键核心技术不再“卡脖子”

  一张薄薄的圆片,厚度0.5毫米,约为5张A4纸的厚度;直径4英寸或6英寸,和一张CD光盘差不多。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烁科晶体)大厅,“一片难求”的碳化硅晶片赫然陈列在公司产品展示区。从长期依赖进口、被国外“卡脖子”,到掌握批量生产技术、实现完全自主供应,烁科晶体碳化硅研制与生产领跑行业,步伐铿锵。
  全国产化设备解决“卡脖子”问题
  “可别小看这些薄片,每张市场售价高达2000美元左右,解决的是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烁科晶体粉料部经理马康夫介绍,一个直径4英寸的晶片一次可以做出1000个芯片,而直径6英寸的晶片一次则可以做成3000个芯片。
    走进烁科晶体碳化硅生产车间,白色的长晶炉整齐地列成一排,碳化硅晶片就在里面安静地生长。车间内,工作人员不时倾着身子站在设备前仔细观察,材料室内,研究人员正在专注检验。“现在,咱们所使用的粉料合成设备、长晶炉,都是自己研发、自己生产的全国产化设备。设备的配套产品和功能元器件能满足长期、稳定、可靠使用的要求,同时节能效果好,具有连续工作高稳定性和良好精度保持性。”马康夫介绍,基地一期项目可容纳600余台碳化硅单晶生长炉。
    碳化硅是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压、高频、大功率等优良的物理特性,是卫星通信、特高压、轨道交通、电动汽车、通信基站等重要领域的核心材料,尤其是在航天、军工、核能等极端环境应用领域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普通硅基器件相比,碳化硅器件的耐压性是它们的10倍。“打个比方,5G之所以传输速度快,正因为它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5G芯片心脏,碳化硅晶片就是5G芯片最理想的衬底。”马康夫说道。
    研制碳化硅晶片,高纯碳化硅粉料是第一步,粉料制作完成后,最关键的工序是晶体生长。“碳化硅晶体生长不同于硅材料的生长,它是气相生长。由碳化硅粉末在碳化硅单晶生长炉内经受高达2000摄氏度的高温,密闭生长7天,长成一个直径为4英寸或6英寸的圆饼状晶锭。”他表示,从4英寸到6英寸,最关键的是晶体生长。在这个生长过程中,晶体很容易出现缺陷,有个指标叫微管,就是晶体中出现的大概只有头发丝几十分之一细的一个管状孔洞,眼睛是看不到的。一旦出现微管,整个晶体就不合格了。由于温度太高,没办法进行人工干预,所以整个生长过程就如同“蒙眼绣花”,而这恰恰是晶片最核心的技术。
  拥有核心技术才有“长跑”能力
    是否拥有核心技术,决定着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能否走远,能否持续“长跑”。
    据了解,碳化硅单晶的制备一直是全球性难题,而高稳定性的晶体生长工艺则是其中最核心的技术。此前,这项技术只掌握在个别国家手里,全球也仅有极少数企业能够商业化量产。由于我国的半导体材料长期依赖从国外进口,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半导体材料价格昂贵、渠道十分不稳定,而且产品的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长期以来,国人都深切感受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之痛,我国半导体产业突破技术瓶颈迫在眉睫。“不能总跟在人家后面跑,与其让其他国家在技术上‘卡脖子’,不如自己干。”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上“弯道超车”,是打破前两代半导体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的机遇。为此,从2009年起,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经过近十年的技术攻关,最终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一举突破国外对我国碳化硅晶体生长技术的长期封锁,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9年,烁科
    晶体率先完成4英寸高纯半
    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的
    工程化和6英寸高纯半绝缘
    碳化硅单晶衬底的研发,并顺
    利实现了4英寸高纯度碳化
    硅单晶的商业化量产。
    一块成品碳化硅晶锭,会被切割成20片0.5毫米厚的碳化硅晶片,也就是该公司最终产品成品。“2021年,烁科晶体计划将6英寸晶片全部推入市场。”烁科晶体总经理李斌介绍,本着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公司每年拿出20%的收入用于技术研发,继6英寸高纯度碳化硅单晶将在今年推向市场之外,8英寸衬底也有了突破,以保证能够持续占据市场前端,“现在是我们主动带动下游客户往前走,而不是被动由下游客户推动我们往前走”。
  依靠科技人才打造创新发展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核心生产力。
    为实现技术突破,烁科晶体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不遗余力。该公司利用中国电科集团平台优势,制订了专业的人才引入机制,并引入魏汝省博士负责碳化硅材料研制,并培养和带起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在碳化硅晶体进入量产化阶段,该公司在前期聚焦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又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加强经营管理,此举不仅带来碳化硅晶体产量提高和公司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升,更促进了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据介绍,在烁科晶体的工作人员中,目前有4名博士和3名在读博士。“团队融合度高,产生了高效的运作管理模式。研发和生产高度结合,研发随时可根据生产需求作出调整。”李斌介绍,该公司正计划从国内硅行业中请专家团队进一步提升加工水平,“在起步阶段就按照最高标准来做”。
    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方面,烁科晶体每年都从高校吸收新鲜血液,在去年增加160名高校毕业生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增加100人左右。发展的关键不仅是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为让员工在工作中更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烁科晶体除员工薪资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外,还通过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激发工作积极性。
    李斌表示,从企业落地之初,山西综改示范区就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建设方面,仅仅10个月的时间,2万平方米的厂房便从一片荒芜的田野拔地而起。
    同时,又给予了包括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很多优惠政策。“烁科晶体今年仍将投入2亿—3亿元增加设备,并将在明年进军科创板,未来2—3年内投资5亿—10亿元,建设一个基于5G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数字化车间,把1000台设备全部连接起来进行信息化监测。”他表示,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对打造一个百亿产值、千亿市值的公司充满信心。 晨报记者乔建彬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