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3月2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完善智能化服务不要落下老年人

《山西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发布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西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目标
  享受智能化服务更便捷
    2021年年底前,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
    2022年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长效机制基本建立,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举措
  设立“无健康码”绿色通道
    完善便利老年人通行的“健康码”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机场、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场所设立老年人“无健康码”绿色通道,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工作人员代查、亲友代办等服务。
    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于无智能手机或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可采取有效身份证件登记、纸质证明等替代措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人员帮助完成查询“健康码”和流行病学史调查。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互认机制和规则,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在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健康码”与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等互相关联,逐步实现“刷卡”或“刷脸”通行。
  为居家老人提供代购服务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组织、引导、便利城乡社区组织、机构和各类社会力量进社区、进家庭,加快建设改造一批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服务站等设施,为居家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群体,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家政预约、挂号取药、上门巡诊、精神慰藉等基本生活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还要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统筹考虑老年人需求。山西省将修订完善《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统筹考虑老年人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突发事件风险提醒、紧急避难场所提示和引导、“一键呼叫”应急救援、受灾人群转移安置、救灾物资分配发放等应急救援和保障服务。
  让老年人出行更方便
    保持巡游出租车扬召服务,提高95128电召服务接线率,为老年人提供电话预约或即时叫车服务。鼓励巡游出租车驾驶员组建“爱心车队”“雷锋车队”提供“一对一”的结对保障服务。引导网约车平台增设“一键叫车”功能,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医院、居民集中居住区、重要商业区等重点场所设置出租车候客点、临时停靠点。
    铁路、公路、民航客运、城市客运等公共交通在推进移动支付、电子客票、扫码乘车的同时,保留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的使用。加快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跨省通用。加快推进我省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加载交通一卡通功能,推进太原市地铁2号线交通一卡通系统和应用场景建设。完善老年人享受城市公共交通优待服务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老年人凭身份证、老年卡、社保卡等证件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进一步优化铁路、公路、民航客运场站、轨道交通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窗口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现场购票、打印票证、咨询、指引等便利化服务和帮助。在人流密集的客运场站,鼓励为老年人设立优先购票窗口、专用候车区或“绿色通道”,便利老年人出行。
  提供多种预约挂号方式
    医疗机构要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签约医生等代老年人预约挂号的渠道,保留挂号、缴费、检验报告打印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应开设老年人挂号、就医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
    医疗机构要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服务,逐步实现网上就医服务与医疗机构自助挂号、取号叫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取药等智能终端设备的信息联通,促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推动通过身份证、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多介质办理就医服务,鼓励在就医场景中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
    搭建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由家庭签约医生、家人和有关市场主体等共同帮助老年人获得健康监测、咨询指导、药品配送、上门巡诊等健康管理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做好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及随访管理等服务,实现老年人健康服务个性化和健康管理精准化。
  任何单位不得拒收现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拒收现金。改善服务人员的面对面服务,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水电气费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缴纳,应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采用无人销售方式经营的场所应以适当方式满足消费者现金支付需求,提供现金支付渠道或转换手段。
    优化网络消费平台操作界面,在确保老年人充分的知情权、自主的选择权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推动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购物平台等优化用户注册、银行卡绑定和支付流程,打造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等适老手机银行APP,便利老年人进行网上购物、订餐、家政、生活缴费等日常消费。
  文体场馆保留人工窗口
    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剧院、旅游景区、体育健身场馆等需要提前预约的场所,应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进入或购票名额。在进入文体场馆和旅游景区、获取电子讲解、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使用智能健身器械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人工帮扶等服务。
    针对老年人在戏曲、广场舞、群众歌咏、书画等方面的普遍文化需求,引导公共文化体育机构、文体和旅游类企业开发设计适老化智能应用,提供更多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服务,为老年人社交娱乐提供便利。探索通过5G、超高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帮助老年人便捷享受在线游览、观赛观展、体感健身等智能化服务。
  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及信息查询、各类津贴补贴领取、工伤医疗待遇结算等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便捷办理,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
    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为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提供便利。
    医疗、社保、民政、金融、电信、邮政、信访、出入境、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应保留线下办理渠道,并向基层延伸,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服务。实体办事大厅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应合理布局,配备引导人员,设立绿色通道,设置等候专区、爱心专座,推广“一站式”服务。
    充分发挥山西公安“一网通办”“一门通办”平台作用,实现老年人就地就近在公安派出所办理户政、出入境等业务,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办事体验。 晨报记者梁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