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2月24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暖暖的土炕

  坐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房子里,我总是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睡过的土炕。
    我的家乡是“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中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平陇村。全村仅八百余人。
    小时候总觉得冬天特别寒冷。上学时,冻得鼻涕直流,偌大的教室里生一个土炉子,根本不顶事。下课的铃声一响,大家不是搓手、捂耳朵,就是跺脚、擦鼻子,或是靠墙站一排“挤暖暖”。
    上初中时,要到距我村一公里外的姚村去念书。冬天白天短,晚上还要上自习,我就与另外几个同学住在姚村二姑家的东厢房里。二姑是个热心人,特别喜欢来自娘家村的孩子。每天晚上我们上自习,她总是提前把土炕烧得暖暖和和的。我们一下自习回家,就赶紧脱衣服钻进被窝里,那种美好的感觉至今仍难以忘怀。二姑为了照顾我,专门让我睡在炕中间,以致因为太暖和,我常常上火,半夜流鼻血。没办法,后来睡在靠窗户的地方,才不流了。
    奶奶家的土炕很大,可以睡四五个人。但经常是她一个人睡,只有到星期天,我才能陪她一个晚上。下午,奶奶早早把烧炕用的柴火从外边搬到土炕跟前,吃完晚饭,就把柴火塞到炕洞里,用一根火柴点燃。不一会儿,炕上便暖意融融了。坐在煤油灯下写作业,尽管手有点冷,屁股下边却十分暖和。有时候,我们兄妹几个要在奶奶的土炕上玩好长时间才肯回家。因为母亲的土炕远不及奶奶屋里的土炕暖和。
    奶奶家的土炕上,冬天还会放个火盆子。也就是一个不大的铁盆子,里面放上几根木炭而已。可别小看这个火盆子,很多人家连这个火盆子都没有。一进门都是冰锅冷灶的,只有等做完饭,家里才会产生些温度。所以说,奶奶家的这个火盆子也是个奢侈品。我们在上边烤馍片、烤红薯片,别提多惬意了。
    土炕上容易生虱子、跳蚤,大人小孩的身上常常被咬得红肿起来,特别难受。记得每隔一段时间,母亲便把土炕上的席子掀开,抽一根笤帚上的篾子,伸进装有敌敌畏的瓶子里,蘸几下,洒在炕上的四周。
    那时候娶亲大都在冬天。一是农活少比较清闲,二是如果离春节近的话,宴席上吃剩的东西可以在春节时用来招待亲戚,也能省下一笔开支。娶媳妇当天,早早把土炕烧热,到晚上,土炕上就很暖和了。新被子热炕头,是农村每个青年男女最期待的。记得有户人家给儿子娶媳妇,怕土炕到了半夜不暖和,就在炕洞里塞了几根硬木柴,没想到睡到半夜,土炕突然起火了,把席子、新被子都烧了个大窟窿,好在人没事,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时过境迁。而今,土炕已经成为一种回忆,有的年轻人恐怕连土炕都没见过。
  (稷山郑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