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2月24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春节“头号”美食到底是啥

  在“十里不同吃”的中国,元宵节可以吃成“汤圆节”,端午可以吃成“粽子节”,中秋可以吃成“月饼节”——美食似乎比什么都更能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那么,春节自古以来的“头号”美食究竟是啥?
  饺子:起步晚不足以成“担当”
    关于春节的美食“担当”,最容易被接受的答案或许是饺子。有学者考证,“饺子”与“交子”读音相近,是取“更岁交子”之意。如果这一考证不假,那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至少要等到北宋才渐渐出现,因为唐代以前饺子的名字是“偃月形馄饨”。直到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春节在饺子中偷偷包些银钱用于占卜一年运气的习俗时,已是明代晚期。
    如此看来,将饺子作为春节“头号”美食稍显资历不够,但在“南米北面”“南稻北麦”的地理大格局下,将它视为北方春节的标志性食物大抵没错。史料记载,1783年2月2日是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的新年第一餐即是一顿饺子,他按照习俗吃出了3个饺子里的钱币,剩下的饺子被送到佛堂供奉。
  年糕:米制品第一把“交椅”
    与“饺子”谐音“交子”一样,年糕在春节也很讨口彩。一说“年”源于“黏”,意指糯米粉的性状,“年糕”即“黏糕”。另一说“年”指的是新年,“年糕”一方面谐音“年年高升”,另一方面与驱除“年”兽的远古传说有关。
    在春秋时期,还流传着伍子胥未雨绸缪,用糯米粉压成城砖,在吴国国都被围后救百姓于危难之际的典故。此后,吴人每逢新年便以糯米粉制成城砖状的年糕以纪念伍子胥。这个故事虽说也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不过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年糕历史悠久,二是年糕发轫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事实上,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水稻已经成为江南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汉朝小吃中出现了“饵”“糍”等花式,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食次》中详细载有“白茧糖”的制法,与后世的年糕颇为相似。最晚到宋辽时期,百姓过年已普遍食用年糕——相比于在唐代还顶着“馄饨”这顶“帽子”的饺子,年糕与春节的相遇要早得多。
    千余年的发展让年糕这一古老美食枝繁叶茂。宁波慈城水磨年糕自不用说,苏州年糕、蒙自年糕名称相似但风味形制截然不同,福州的糖粿、弋阳的米粿也都算是年糕旗下的分支,一种年糕,煮、炒、炸、蒸、炖百法皆宜而味道各有千秋,更为妙绝的是,和面皮软绵的饺子不同,年糕还可以用印版压制成各种形状并佐以色彩勾勒出寓意吉祥的文字花纹。
  粑:一路向西,五花“粑”门
    以伍子胥的家乡(今苏州)为起点一路向西,就到了年糕的“同宗”——粑的地盘。在安徽无为、庐江一带,送灶粑粑是颇具民俗文化气息的传统小吃。每到腊月廿三,人们将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先用来祭灶王爷,名曰“送灶”。
    再向西南去,江西的碱水粑,湖南的湘西糍粑,贵州的黄粑、甜酒粑、洋芋粑,以及云南的丽江粑粑等也都历史悠久。在各种形制的粑粑当中,最具“年味”的要数土家族的花甜粑。花甜粑的特别之处在于,要在一张宣纸上写上“福禄寿喜”等汉字,而且不是每个字都会在粑的两面露出来:“喜”字露两头,“禄”字露背露正,“寿”字露正不露背,而“福”字两头都不露,需要切开才知道有“福”。
  饵块:彩云之南的田园年味
    在南方区域的米制品中,还有一种不得不提到的春节美食,那就是饵块。尤其是在云南,舂饵块堪称春节前后的一大盛景,炒饵块、小锅卤饵块、蒸饵丝、烤饵块等都是名点。
    西汉史游编著的启蒙读物《急就篇》中有“饼饵麦饭甘豆羹”之句,初唐颜师古有注云“溲米面蒸之则为饵”,溲者,浸泡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又云“饵,粉饼也”,五代南唐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又进一步解释为“粉米蒸屑”。不难看出,云南虽然地处中国边陲,但其饵块之味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遥远年代。而在川滇黔桂一带,饵块与粑时常被混同,在贵州还衍生出一种叫“饵块粑”的小吃。
    当然,无论是饺子还是年糕,抑或粑、饵块,这些“年味”美食并无优劣高低之分,它们在寓意上的殊途同归,或许才是中国美食最珍贵的意蕴所在。
    据《文汇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