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1月18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8]

大山里的“最美爷爷”

  一次机缘巧合,舟山市岱山县经信局退休干部王鲁得知,在祖国边陲贫困山区,有一群留守孩子的人生也许将被囿于大山深处。从此,他义无反顾地从家乡的海上小岛到偏僻落后、深度贫困的云南省元阳县黄茅岭乡大山村进行助学、扶贫志愿活动,一干就是4年多,成为孩子们口中的“最美爷爷”。
  从东到西的不解之缘
  “我第一次知道大山小学,是在2016年。”王鲁说,那时他去云南省红河州寻找分别40年的两名同学,经过一番辗转与同学重逢,在与同学一起乘大巴的路上,正好与黄茅岭乡的一名乡干部坐在一起。交谈中,王鲁了解到这里属于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收入低,好多村民不得不到外面去打工,留守儿童占比达90%。
    据乡干部介绍,黄茅岭乡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村民们除了几分薄田养家糊口,在家门口再没有其他致富门路,而大山村是该乡最贫困的山村。
    当年8月底,刚退休的王鲁带上行李,风尘仆仆地前往大山小学,成为一名义工。他慷慨拿出20万元积蓄捐助给学校,为250名学生每人准备一套羽绒服、两套校服、一双旅游鞋和十双袜子。还动员自己的朋友、同事结对优秀贫困学生24人,赠送课外读物5000余册。
    学校设施差,大山村经常停电,为了不影响学生就餐,王鲁给学校添置液化气灶具、高压锅等厨具,还出资8000元购置20盏太阳灯,安装在山寨和孩子们上学的路上,照亮孩子们学习的方向。
  只为让孩子们过得更好
  来到大山村,王鲁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有很多。有孩子辍学在家,他一一上门反复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重返校园;有时教师家里有事,他帮着照看孩子,给他们上思想品德课;学校后勤工作缺人,他便做起勤杂工。这一带共有6个寨子,3500多户人家,他在空余时间走访各家各户,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在大山中,有个身患癫痫的孩子,4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出走,9岁时父亲交通事故死亡,一直吃着百家饭长大,反复发作的病情影响正常上课。王鲁得知后,主动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在他的细心照料下,孩子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也能坚持每天按时到校学习。“孩子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是我最开心的。”王鲁欣慰地说。
    2019年7月,为了带孩子们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王鲁花费4万多元,带着大山小学1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开展游学活动。王鲁带他们从云南到南京,再到扬州,然后转上海、舟山,最后从宁波坐动车回去。一路上,王鲁有意安排他们乘飞机、坐地铁、坐高铁,这些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平生第一次。“城里的生活真的很好,我对‘走出大山去读书’这个梦想更加坚定。”看到学生在日记本里写下这句话,王鲁说,再辛苦的付出都值得。
  “大山村不变样,我决不离开”
    在与大山村为伴的4年多时间里,王鲁早就产生了深厚情感。他不仅想让这里的孩子有文化,更想帮助大山村改变落后的面貌。“只有发展家门口的产业,才能减少留守儿童,才能让村民就地就业、脱贫。”黄茅岭乡平均海拔1700米,与当地海拔最低地区相差1300米。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王鲁发现这里生长着“黑老虎”“八月瓜”这两种珍稀水果,它们只能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如果能大批种植,将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2017年底,王鲁开辟3亩地,试种“黑老虎”和“八月瓜”。在这过程中,他还发现一种名为“火参果”的水果,也适合在高山上种,且只需一年就可挂果,于是想方设法积极引进果苗。
    如今,“黑老虎”已育苗6万多株,“火参果”的种植面积达30多亩,亩均收入5000元。“看到示范户尝到甜头,现在报名想种水果的农户越来越多。”王鲁眼中满是激动。
    他信心满满地说:“大山村的未来一定会越变越好。”
  据《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