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1月0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在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瘫痪”了

擦桌子,“怎么能让病人打扫”?下楼扔垃圾,“快回去歇着吧”!

  72岁的宋靖玉最近身体一直不好,整天不是躺在床上睡觉,就是窝在沙发里看电视。他有点悲观,觉得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就这样得过且过了。“我原本是个坐不住的人。”宋靖玉说。30多年前他就离婚了,70岁以前家务活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做。虽然他是男的,但家务活很拿手,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衣服永远干净整齐。
    70岁那年,宋靖玉因为心脏病做了搭桥手术。术后康复,他住到儿子家,儿子儿媳的生活习惯是“不到脏得无法忍受绝对不打扫”。开始时,宋靖玉根本无法忍受。但是,现在他也慢慢地被磨得没脾气了,只能无奈接受。“刚搬来时,我看见桌子上有个污渍点,就忍不住拿块抹布要擦干净。”宋靖玉说,可只要儿子看见,就会埋怨儿媳怎么让他这个身体不好的病人打扫。儿媳有时候也很委屈,就跟儿子争吵一阵子。就因为这事,家里气氛不是很愉快。
    后来,宋靖玉怕影响儿子家庭和谐,看到家里脏了或者乱了,就尽量当看不到。有时实在忍不住了,稍微动一动就会被儿子或儿媳提醒“年纪大了,事情都交给年轻人做吧。要是您出了点问题,我们怎么和弟弟妹妹交代”。他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儿。“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是啥也干不了。可孩子们不这么认为。”宋靖玉说。
    天气好时,他想下楼逛逛,和老人们一起坐坐、聊聊,还能顺便买点蔬菜水果。可每次下楼,儿媳都会跟着,寸步不离地守着,生怕他有个闪失。每当他想去逛菜市场,都会被儿媳阻止:“爸,我先送您回去。完了我再去菜市场买菜,买菜的事不用您,交给我就行。”
    随后,他就会被送回家。坐到沙发上,接过电视机遥控器,面前的茶几上会有沏好的茶水。“儿子和儿媳真的是孝顺,可是这种孝顺不是我想要的。”宋靖玉说。
    他跟儿子说过好几次,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会老得太快。可儿子却认为,年纪大了,就该什么都不做,等着年轻人伺候。
    2020年12月30日,已经一个多月未出过门的宋靖玉,准备趁儿子儿媳不在家下楼去遛遛弯,买点自己爱吃、儿子儿媳不让吃的糖果。“穿衣服的时候,我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宋靖玉笑称,他甚至都想好了,回来把糖藏在床脚的垫子下面。如果不巧,回来的时候遇到儿子儿媳,就说自己下楼倒垃圾了。为此,他还收拾好一袋垃圾。
    他刚出了家门,准备锁门时,儿子回来了。一声“爸,您这是去哪呀”把宋靖玉的期待完全击碎了。“我想下去把垃圾扔了。”他小声回答。
    “不是说了嘛,买菜、扔垃圾这些事不用您管,我们顺便就办了,快回去歇着吧,天儿这么冷。”儿子接过他手中的垃圾,开门把他搀扶进屋,帮他脱掉外套、换上拖鞋,然后拎起进门时放在门边的垃圾下了楼。
    宋靖玉感觉自己偷跑被抓了个现行,坐在沙发上闷闷不乐。但他还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对儿子讲。他劝解自己:“要理解当儿女的心意,万一自己真的有个闪失,也是给儿女添麻烦。”
    可他怎么都开心不起来,难道就这样躺着、坐着度过接下来的日子?
  小编懂你:
    多动手,手指才能更灵活;多动脑,思维才能更敏捷;多运动,身体才能更健康……
    因为做了手术,就被迫歇在家里,连扔垃圾、擦桌子这样的小事都不被允许,这简直是 “侵犯权益”呢,这样的清福,是不是过火了?
    孩子们体谅老人,是好事。什么是真正的体谅,两代人之间还是得达成共识才行。
  ■
  心理医生说
    太原市杏花岭区精神康复医院心理医生马超分析后表示,以上局面之所以会形成,或因为子女太孝顺,愿意帮老人做一切事情,致使老人做事情的功能退化;也有可能是因为子女懒惰,不愿意满足老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致使老人灌输给自己 “学不会”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大多数老人并不愿意这样。
    如果想要冲破这些束缚,往往需要老年人从自己出发,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不是一味地听话,一味地迁就子女。人要先活自己,才能再为别人而活。
    老年人要在儿女面前争取自由,争取学习新鲜事物的自由,争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争取交友自由和追梦的自由。只有老人从内心上真正自由了,身心才能健康。 晨报记者乔静涛
  (为保护隐私,文中老年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