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04月0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9]
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紫林路道路及综合管廊项目

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 用科技助推项目建设

  3月31日,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紫林路道路及综合管廊项目现场挖机挥臂,桩机声隆,工程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管廊工程进排风口进行二层结构施工,绑钢筋、支模有序展开……
  700名建设者坚守8公里战线
  “每辆车出入都要经过冲洗,进入工地的人员都要详细登记、测量体温、喷洒消毒。”山西二建集团紫林路道路及综合管廊项目指挥部安全生产总监宋学寨介绍,2月27日该项目复工以来,根据相关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结合施工筹划和进度安排,积极有序组织相关人员返岗。截至目前,四个标段同时开工,已有700余名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奋战在超过8公里的项目战线上,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紫林路道路及综合管廊是潇河产业园区主要交通枢纽工程,工程合同造价16.9亿元。紫林路设计全长8.19公里,综合管廊沿道路全长敷设。道路西起人民南路,向东延伸到大西高铁线下面,与晋中市路网相连通。综合管廊建成后将为周边企业提供水、电、燃气、通信接口,为山西综改示范区发展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这不仅是山西综改示范区最大的单体基础设施,也是目前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工程。”宋学寨介绍,该项目2019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已完成4.63公里。
  科技创新助推项目建设速度
    尽管先期受疫情影响,但项目指挥部迎难而上,在不足20天时间里,已完成5000万元工程投资。“紫林路道路及综合管廊地下水位高、施工条件复杂,一、三标段均遇到流砂层,二标段地下全是黏土。特别是在大运路、真武路下穿处,挖深达14米,给施工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宋学寨说。
    为此,项目部根据容纳管线的种类、规格、数量的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大力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应用,并大量采用了包括管廊钢模台车、“基坑管家”监测系统、BIM技术等多项先进工艺和技术。管廊钢模台车技术的应用,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节省了人力物力。以20米一个标准段计算,传统胶木模及铝合金模板需要模板工和架子工共计40位工人,使用该技术后仅需10位工人,且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此外,由于钢模台车采用整体大钢模,液压式支拆,现场只需组装一次,模板也不易变形损坏。经过核算,一套自动支模台车只要周转次数超过30次,其成本即与传统的木模板工艺持平。正常使用条件下,可周转50余次,钢材还可以回收利用,综合效益显著提高。该项目指挥部还利用集团技术中心与浙江大学校企合作的成果,推广使用“基坑管家”监测系统,以保障施工安全。通过运用BIM技术进行直观、可视化的施工过程模拟,使施工操作精准度提高。
  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不误
    宋学寨介绍,该项目建设者大多来自河南、四川等地,为做好复工复产,采取“点到点”包车或自驾的方式陆续返岗。为有效防控疫情的输入、传播和扩散,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健康安全,项目指挥部未雨绸缪,合理规划劳动力使用计划、储备足了疫情防控物资,并出台了人员进场施工方案、疫情防控措施及方案、人员进场隔离实施方案、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并严格执行到位。为确保对施工人员做好管控,该项目指挥部又在各标段增建了施工人员临时住房,并严格执行出入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通过与外来人员接触感染患病的几率。
    “尽管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但依旧不能放松。我们将在保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不误的前提下,继续推进项目建设。在坚持‘六个百分百’的前提下,我们将继续优化施工组织,将技术创新和文明施工相结合,抢抓时间进度,把受疫情影响的进度赶上来,创建绿色文明标准化工地,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宋学寨说。 晨报记者乔建彬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