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8月21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2]

想尽办法助老人战酷暑

巴黎开放900多处“凉爽室”纽约警察局、图书馆都成纳凉点
  炎热正在和我们告别。但今年夏天,从亚欧到美洲,无处不在的高温天气还是让人心有余悸。即便是壮年,炎热的天气造成的不适都很难忍受,更别说老年人了。酷暑期对他们来说,是致病、甚至是致命高危期。
    从7月29日至8月4日一周内,日本高温天气已导致至少57人因中暑死亡,18347人送医治疗。中暑住院人群中,65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占54.3%。
    荷兰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22日至28日高温持续肆虐,一周内全国2964人死亡。这一数字比夏天气温正常的一周死亡人数多大约15%,其中大约300名死者年龄超过80岁。
  8天超高温,独居老人成最大受害群体
    1995年7月,美国芝加哥被热浪笼罩。女居民瓦莱莉·布朗回忆,她常在半夜里被热醒。醒后她只好逃进浴室冲个冷水澡,然后不擦干就直接倒在床上,借着凉意湿淋淋地继续睡。就在这种持续酷热几天后的一个早上,瓦莱莉照常给住在附近的祖母打电话问候,可是祖母一直没有接听,她立即前往查看,悲哀地发现,祖母已经在家里去世,房间里非常湿热。祖母是大芝加哥地区那一年被热死的739人之一。
    2003年8月初欧洲被超高温热浪袭击,夺去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其中多数是老年人。据法国全国卫生研究所公布的资料,仅法国就有14802人被热死,其中老年人占了大多数。这一年,法国的气温打破了16世纪以来夏季高温纪录,连续8天超过40摄氏度。
    因为法国尤其巴黎的暑期相对温和,夜间更是凉爽,大部分老房子都没有安装空调系统,全凭自然降温。可是赶上这场500年一遇的热浪,没有足够降温手段的独居老人们,成为最大的受害人群。当时又是在法国传统的休假期间,不少机构甚至关闭数周,连当时的部长们也都到国外去避暑,完全没有开启任何紧急应变措施。受困的老年人无法联系到出门度假的子女,即使联系上也远水难解近渴,加上救援机构因人手不足行动缓慢,导致老人死亡数字巨大,以致巴黎只好启用郊区的一处冷藏库,用来存放尸体,情景非常凄惨。
    向老人开放公共图书馆等纳凉点
    美国的数据统计显示,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往往比较拥挤,防暑降温系统老旧,还因为街区危险,很多人家不敢开窗,还有在家做饭的原因,致使室内高温难耐。贫困社区内商业和公共设施也比较少,老年人很难就近受益。
    今年夏季赶上酷热天气,美国的大城市采取了很多利民的方式,帮助民众渡过难关。例如,纽约、波士顿向老人们开放纳凉地点,也就是让他们在装有空调设备的建筑内休息和躲避高温。这些建筑主要是政府和城市的公共建筑,包括公共图书馆、公立中小学校、市政厅及下属办事机构的房屋,甚至还有警察局。在向老人特别是无家可归的老人开放这些建筑时,工作人员都以主人的身份接待他们,提供座椅、冰水等服务,并且尽量正常工作。当然,到警察局避暑还是让一些老人觉得不自在,所以到公立图书馆去的人数最多。
    酷暑之际,很多私营的商家也志愿延长开门营业的时间,接纳老人在有空调的店内停留到气温下降到比较舒服时,再自愿离开。
    社会调查发现,在有人照顾的老人院中,受热浪之害而死亡的人数最少。政府部门酌情将部分地区宣布为临时灾区,启动尽量多的应急力量,开通免费电话,让老人在中暑前和情况较轻时尽快求助,还组织志愿者逐户向独居老人打电话,询问近况。
  公园、喷泉不分昼夜开放
    今年7月法国气象部门预告要出现39摄氏度及以上的高温,法国政府在47个区都发布了橙色警告,包括名酒出产地香槟地区和勃艮第地区,通知到村庄和农户,特别是老人、病患和孕妇。这套警报系统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的特别建议下建立的。除此之外,这套系统还能够适当调配电网,将主要的电力用于最需要的地区,保证那里的制冷系统以及生活用品供应不致中断。
    与数年前高官们都到避暑胜地享受假期相比,今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坐镇指挥抗高温,他说:“我们要特别警觉地关心老人等弱势民众,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提供所有协助措施。”
    巴黎市区采取了更有效的措施。巴黎市长安娜·伊达戈宣布,出现高温的几周内,发动媒体不断向公众播放防暑降温的科普知识,鼓励市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城市的热污染;所有公园和喷泉都不分昼夜向公众开放,配合开放消防栓的水源,制造超过900多处名为“凉爽室”效应的降温点,也让老人和孩子们有冲水纳凉的地方。向民众发放瓶装饮水,设立免费报警热线等,帮助人们抵抗高温。全市的医院和急救室也都充分准备,特别对老年就医者加速诊治。正是在各种防范措施下,今年巴黎热死的人数下降不少。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