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7月15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2]
子女出国留学或移居国外

留守老人选择“不空巢”生活

  随着一些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或是移居国外,城市里出现了与子女相隔遥远的“留守老人”群体。
    等待电话、视频,翘首企盼孩子们归国探望,成为这些留守老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城乡迁徙所导致的空巢现象,这一群体面对的是更远的距离、更大的文化差异和更难填补的思念。但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也在不断给自己解压,让空巢生活充实起来。
  迎接提前到来的空巢适应留守生活
    今年58岁的周华平是湖南省长沙市某医院的医生。2007年,女儿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前往米兰攻博士研究生,到今年已在外12年。“一开始非常想念孩子。她刚出国那一年,我突然不知道每天回家该干些什么。”那时候,周华平学会了视频聊天,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等女儿有空跟她在网上视频。由于时差,她有时等女儿等至深夜,白天困得什么事也做不了。
    因为家里有老伴,还有一条小狗,自己还没退休,周华平不能跟着女儿去国外。“孩子是第一次出国学习,我们也是第一次面临‘空巢’,要适应孩子不在国内的生活。”为了让女儿少操心,周华平开始每天早上前往家附近的西湖公园散步、打太极,平时也会带着老伴到处溜达。下班后,她也爱刷朋友圈,因为女儿、亲戚都离自己远,微信可以快速知道他们的消息。
    今年,女儿在意大利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希望父母也一同过去,却遭到了二老的拒绝,“亲戚朋友都在这边,去了那边,就对着女儿一家三口,你眼望我眼,没意思。”周华平和老伴爱热闹,“我们俩想着过两年退休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去国内各个景点走走玩玩,这样过得也很是充实自在”。
    周华平的老伴补充说:“既然选择了支持女儿去国外学习工作,就得承担两口子留守国内的孤独。为了让她安心打拼事业,我们更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安排好日常生活,这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了!”
  后悔让女儿出国选择候鸟式越洋探亲
    即使没有家庭的牵绊,许多像周华平一样的空巢老人也还是不愿意出国生活。今年60岁的浦阿姨就是其中一个。
    4年前,听说女儿要陪小孙子出国读书,浦阿姨想都没想就说支持。那一年,孙子才5岁。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另外一种教育模式,女儿决定送小孩去加拿大读书。在国外上学必须要有监护人,女儿远赴加拿大陪读也理所当然。除了女婿还留在本地工作外,家里就只有浦阿姨和她那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伴。
    2017年,她曾去加拿大与女儿小聚。“我去了美国纽约、芝加哥,都是女儿开车带我去的。”谈起女儿,浦阿姨很自豪,可要说对加拿大的印象,她却一句赞扬也没有。“我没觉得那儿有什么好的。”她说,“到那儿人都傻了,也没人跟你说话,什么也不会做。”
    语言、文化是阻碍老人与孩子团聚的主要因素,东西方、两代人之间生活习惯的差别也难以调和。因此,在加拿大只待了不到一个月,她就坚决要求回国。“那边闷得很,我趴在窗户上往外看,一刻钟就过去一辆车。”谈起那里的生活,令老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的场景。
    而且跨越大洋,飞来飞去花费巨大。浦阿姨说,虽然退休金都花在路费上了,但她从未想过就此跟着女儿移居国外。“我的一些朋友,移民之后也不跟子女住,而是选择去住当地的老年公寓。毕竟住在一起,两代人各有各的不方便。”好动的她并不想常年被困在郊区,平时能去的地方也不外乎是华语通行的唐人街。“每每看到邻居家女儿女婿团聚,我打心眼儿里羡慕。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我都后悔支持女儿出国了。”
    浦阿姨现在把自己比成“候鸟”,想孙子了就飞过去,在那边待腻了就飞回来。但随着年岁渐长,她今年准备最后一次飞往加拿大。
  鼓励孩子出国追梦自己找寻精彩生活
  “他想出去,你不让他出去,等他年纪大些,会埋怨你的。”胡姨是常德某高校退休教师,“那时国外教育比国内好,只要子女想,有的父母借钱也要让子女去留学。”胡姨也曾劝儿子留在国内读书,但劝不住,也不好再挽留。
    儿子1997年去澳大利亚留学,毕业后在当地定居。目前,只有她和老伴留在常德生活。胡姨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子女在外地上学和工作,社区不少中老年居民家庭成了空巢。
    胡姨所在小区成立了广场舞俱乐部,并与20多位空巢父母建起微信群。每天吃完晚饭后,胡姨就在群里发起通知,大家统一着装前往小区附近的公园跳舞。“孩子在国外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我在国内也有自己的朋友和活动,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充实了生活,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呢!”
    平日,胡姨与社区的叔叔阿姨经常在群里聊天,还一起学习做菜、绣十字绣、打羽毛球,将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在不断更新。”胡姨说,年轻人前往外地或国外工作或定居,是在追求梦想,我们做父母的要积极看待这一问题。“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对子女不要过分牵挂、担忧,给孩子们以空间。”“做父母的终究要放手,子女的离开也是我们独立的机会。”胡姨的老伴补充道。
    小区内不少人对空巢父母抱团的形式十分赞同,“旅游、读书、上老年大学,都能让生活更充实”。
  选择回国让父母安度晚年
    提起在国外的儿女,虽然大多数父母脸上都洋溢出自豪,但翻过这“辉煌”的一页,这些老人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养老问题要怎么解决?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而言,必须在个人生活和孝敬老人之间作出选择。事实上,两者之间并非不能平衡,周珊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去年初,周珊离开生活了7年的澳大利亚回到长沙。“我妈一年里生了3次病,之后我就决定回来了。”她说。
    周珊的母亲今年68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可逢年过节,老人一忙起来,血压就往上蹿。“有一次她自己在家量血压,血压器没有显示,后来才发现收缩压200,太危险了。”
    即使这样,父母也从未表示过希望女儿回国的愿望。周珊说家里的事情都是从亲戚朋友处听说的。“很少有父母会劝子女回国,他们总觉得那样会破坏子女的生活,所以遇到问题不管能不能解决,都尽量自己来。”
    如果子女不回国,另一个办法就是把父母接到身边。但身为家中独女,面对日渐苍老的父母,周珊并没有更多选择:“就我一个女儿,我不在身边就没有人可以为他们养老,他们就等于没有孩子。”
    做出回国的决定不容易,回国后要面临的困难就更多了。回国一年多,在中国毫无职场经验的她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她也无奈承认自己“对国内的工作环境确实不太熟悉了”。周珊最终选择走进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虽然困难依然存在,但对她来说,生活在父母身边才是最重要的。“街坊邻居见到我都说,‘你妈看起来身体好多了’。”周珊显得很高兴。
    现在,周珊时常陪父母逛街,还常开车带他们到周边转转。“回国不一定要为父母做什么,但有孩子在身边,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安慰。” 据《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