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6月1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6]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卢野小学教师 戎丽华
    我们现在新教材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让数学贴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缺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境要针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出发点,创设出适合年龄心理发展特点,让孩子们都饶有兴趣、越战越勇的真实情境。结合我自身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
    一、教学情境要有针对性
    就数学学科而言,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就是要紧扣有关数学学习内容设计问题情境。情境设计的针对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教材的认真钻研,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抓住其核心和关键提出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一些数学知识“原型”问题的把握,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例如,可以根据生活的“合并”“求剩余”的活动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并理解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教学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也可以先设计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解决问题,再根据操作过程抽象出有关算法。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并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二、教学情境要有目的性
    在大家都投身于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落实新理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都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课堂开始变得活泼,学生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同时,也要冷静思考、分析、反思一下课堂教学情境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对于目前课堂教学滥设情境这一现状,顾汝佐先生指出,情境设计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
    三、教学情境要有挑战性
    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必须有挑战性,教师要处理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向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要难倒学生,而是指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能发展水平,尽可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要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刺激和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需要经过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即要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四、教学情境要有真实性
    用什么样的情境来呈现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不同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要素不完全相同,但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却有着整体上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颖”的事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感兴趣。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尽量与学生的上述心理特点相适应。另外,还应注意选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注意教学情境的特点,把握运用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孩子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