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6月10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7]
主动送鸡蛋免费海外体检股票推“牛股”

“坑老”陷阱大爷大妈请避开

  以先送鸡蛋的方式推销保健品、说好的存款最后变成了保险、ATM自动取款机前被换卡……这几天,中山公园五色土西配殿里,一场由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主办的“自我保护、防骗有术”老年人身边的诈骗案例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50个精心挑选的真实案例涉及保健品、电信、金融、艺术品、旅游5大领域,除了“猜猜我是谁”“短信链接暗藏钓鱼网站”等常见骗术外,还有“股票牛股推荐”“购买保健品返钱”“黄鼠狼送鸡蛋型诈骗”“存款变保险”“银行ATM自动取款机前被换卡”等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式骗局,让前来参观的不少老人当场“对号入座”。
  “坑老”新陷阱爱旅游请注意
    张阿姨曾参加过一个健康讲座,主讲人表示,当天在座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免费出国游,并在国外享受免费体检等活动。张阿姨感到机会难得,赶紧报了名。行程的最后一天,体检结果出炉,医生拿着体检报告对张阿姨说,除去血脂、血糖、血压都高外,最关键的是张阿姨有患癌的潜在风险,而且这在国内是查不出来的。张阿姨一听顿时蒙了。医生表示,他们研制了一种名叫“癌盾”的特效药,针对的就是有患癌风险的人。这种药在中国还没有上市。张阿姨于是花了16万元买了两个疗程的“癌盾”药回国。
    据警方调查,以出国免费体检名义贩卖“癌盾”假药一案已有多人受骗,经检测,所谓“癌盾”的主要成分为番茄红素和青花素,分为几种型号,分别以人民币9.8万元至39.8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受害人进行所谓的治疗,而实际价值仅为几百元人民币。
  爱网购请注意陌生链接别乱点
    现在很多老人喜欢在网上购物,李阿姨也是,她尤其喜欢在网上购买衣服。一天,李阿姨在淘宝店看上了一件外衣,便下单买下了。第二天,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人打电话给李阿姨,以订单异常为由,要求加李阿姨的微信,帮她办理退款。李阿姨也没多想,就和对方加上了微信。随后,对方通过微信发来了一个链接,要求李阿姨登录并办理退款。李阿姨立刻按照链接的要求,输入了账号、姓名、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结果没想到,随后账户里的5000多元钱不翼而飞。
  爱炒股请注意“牛股”推荐不要信
    牛老先生爱炒股,闲来在电脑上浏览网页时,网上弹出一则炒股广告称,登录某网站申请会员后即可免费获赠“牛股”,日获利不低于6%。牛老先生联系了对方之后,看到业务员发来了工作证、营业执照便信以为真,网上申请注册成了会员。按照业务员的指导,牛老先生打了两万元给对方买下“牛股”,第二天,牛老先生的卡上果真得到了1200元利息返款。在以后的10多天内,牛老先生每天都得到1200元的利息返款。很快,账上就有了近两万元的利息返款。
    牛老先生感到找到了快速致富的路径,于是在半个月时间里,在网站指导分析师的引诱下,陆续给对方打款30万元。打完款后的一两天内,还能收到利息返款,但之后牛老先生就再也没有收到任何钱款。再联系对方网站,已无法登录,彻底失联。
  爱保健请注意保健品返钱实为圈钱
    李老太太在商场购物时,突然被一个年轻姑娘拦住了去路,姑娘向李老太太介绍说,公司产品正在做特惠活动。百般劝说之下,李老太太跟她来到了离商场不远的一个写字间内。走进写字间,里面有一个大屏幕,上面不断滚动播放着已录制好的有关中老年人保健方面的宣传片,30多名中老年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宣传片。
    宣传片播放完,一位讲课人出现在老人面前,开始讲解几款保健品和按摩器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只要老年人当天购买保健品和按摩器,就可以享受30天后返还80%购物款的优惠。李老太太暗自盘算,这相当于只花了400块钱就买了2000多元的产品,十分划算。于是,她当场把自己所带的2000多元钱全部购买了保健品。然而30天后,李老太太如约联系保健品公司,想拿回80%的退款。不料,该公司根本不承认此项承诺并挂断电话,李老太太多次拨打,保健品公司不再接听,再去当时的写字间,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自助取钱请注意一低头几万块钱没了
    王阿姨到银行自助ATM取款机取款,站在她身后和边上各有一个小伙子,当王阿姨取完款,正要抽出银行卡时,边上的小伙子礼貌地说:“阿姨,您的钱掉地上了。”王阿姨低头一看,果然一张20元钱在她的脚边。王阿姨弯腰捡起了钱,并感谢小伙子的提醒。
    可回到家,王阿姨查看手机短信时,却意外发现,她的银行卡被莫名其妙地划走两万多元钱。王阿姨纳闷,卡明明就在手里,钱怎么会跑了呢?王阿姨赶紧拿着卡到银行询问,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她手里的这张卡是废卡,根本不是她原来的银行卡。此时,王阿姨才恍然大悟,刚才取款时,自己的银行卡被那两个小伙子给调包了。
  ■提醒
  参加免费活动等于“被骗了一半”
    面对这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李晓童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常常打着敬老爱老的幌子,在街头或者公园发放小礼品或提供免费体检,获得老人信任,再实施诈骗。因此,建议老人尽量不参加免费讲座、免费旅游、免费参观等活动,防止受骗。“骗子曾说,只要老年人到公司参观或者参加免费活动,行骗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老人们要提高自身警惕性,记住“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李晓童说,同时,有些爱好收藏的老人,总想着捡“漏儿”,甚至一夜暴富,但自身对于相关知识又知之甚少,这种情况就特别容易轻信他人,导致钱财的损失。“其实老人只要多与子女沟通,就能识破骗局。”李晓童说,现在许多老年人缺乏家庭关爱,不愿意与子女沟通,经常瞒着子女买保健品、理财产品等,发现上当了才告诉子女,但为时已晚。
  ■链接
  贪图小恩小惠,只为体现价值
    上公厕把厕所的卫生纸拿回家,买东西“顺走”超市里的塑料袋,为了领个小礼品在太阳下面排队三小时……很多人给老年人打上了爱贪小便宜的标签。可爱贪小便宜的背后,是老年人情感缺失,也是苦难的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记。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颜蓓蓓说,现如今这些60至80岁的老年人,他们出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经历过战争、社会动荡、大饥荒、物资极度匮乏等特殊的历史阶段,曾经的生长环境让他们形成了对物质价值的判断,他们渴望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这样才能让自己感觉更有安全感。因此,老人们总是容易被各种“小恩小惠”吸引。
    更重要的是,很多老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不像过去那样能创造价值了,也不能赚钱养家了,于是就会产生一种“无用感”,觉得自己对家庭没有做出贡献。这时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做一些事情证明自己对这个家还是有用的。对于没有工作的他们来说,能够免费获得一些生活用品或者购买到便宜东西,为家里减少了开支,就是最为直接的体现自己作用的方式。
    其实,老人们爱贪小便宜,既是那个特定时代留下的烙印,也是一种证明自己价值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状态是不容易扭转的。虽然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老年人难免会有所损失,但是年轻人千万不要一味地去指责他们,而是要想办法消除老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给予他们关怀,让他们觉得一家人的生活是有保障的,慢慢就会放下那些不安全的心理包袱。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