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6月04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4]

手机上的“菜篮子”如何省心又放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菜市场加快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手机APP买菜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选择。在方便购买的同时,部分消费者也遭遇蔬果品质不稳定、货不对板等操心事。手机买菜如何实现消费方便和放心消费兼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逛市场到刷手机
    打开某款以外卖起家的APP,选中350克上海青、300克番茄、450克肋排,点击付款39.28元后上地铁。30分钟后,上海市民袁睿琳刚进家门菜就送到了。
    “每周用4次左右,以买蔬菜和水果为主。”酷爱下厨房的袁睿琳说,“手机买菜不但方便,还可以送货上门,这对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很有吸引力。”
    和袁睿琳有同样选择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饿了么的数据显示,在该平台买菜的用户平均年龄约29岁,1/3为“90后”,超五成为白领。
    与之前生鲜电商有所不同的是,不少手机买菜APP主打“前置仓”概念,也就是将仓库建立在社区周边1—3公里的位置,平台将商品先由中心仓或批发市场、综合菜场运至前置仓,用户下单后即时送货上门。“下午2点20分下的单,2点45分就送到了,比自己去小区对面菜市场买菜还快。”袁睿琳说。
  菜品品质尚待提升
    手机买菜看上去方便快捷,但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吐槽也不少:
    ——菜品品质不稳定。“近期买了两次水蜜桃,一样的品种,上一次的甜,这次的不甜。”上海市民齐漪说,线上买菜、买水果,品质不太稳定,“线下买菜可以挑挑拣拣,买水果可以尝,线上好不好要看运气。”
    ——图片和实物不符,货不对板。一般而言,生鲜产品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蔬菜水果尤其如此,这使得平台配送的货品和消费者预期之间,容易形成一定偏差。
    ——价格先便宜后贵。和很多消费类APP一样,手机买菜APP吸引用户,补贴是重要手段。随着订单量的快速增加,补贴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之前满39元减15元、满20元减7元的优惠券天天有,最近少了很多。”消费者隋明伟说,感觉手机买菜APP走的也是先低价后提价的老路。
  瞄准用户需求发力
    相关行业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91万亿元,2019年将突破2万亿元。消费者对生鲜商品的需求较高,购买频率保持在平均每周3次,其中水果蔬菜的每周购买频次达到4.8次。“菜场有时效性,部分区域超市覆盖又不够密集,再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和便利性成为不少上班族的优先考量因素,这使得手机买菜有着较大的用户需求。”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展望未来,生鲜市场会呈现菜市场、超市和社区生鲜(手机APP+前置仓)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局面。
    对于手机买菜APP来说,要做到“又快又好”,平台需瞄准用户需求,在模式和技术上不断创新。比如,很多平台采用30分钟送达的前置仓模式,需要在前置仓内提前备好货。如果前置仓经常出现断货情况,对用户的体验损害非常大。这就要求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对该区域的用户需求进行相对准确的预估。 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何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