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5月29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8]

明清前官员多为七十岁退休

  退休制度,古来就有,但当时只适用于官员,退休年龄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要求宽松,有的朝代要求严格。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权力交还,退休回家;还有的管退休叫悬车,也是年老不再使用的意思。
  古代退休年龄是多少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曰:“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何谓退休?依古代而言,即是辞官于朝,赋闲于家,颐养晚年之意。需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退休”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七十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为何规定退休年龄为七十?一句话,人至七十,老而衰,不便在官场趋走办事了。
    之后,一直到明代之前,退休的年龄都在七十岁左右,但略微有所调整。
    唐代:若精旺力盛,胜任职守,亦可缓退;国家对致仕官员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很有人情味。
    两宋时期:文官年满七十为致仕之期,武臣可延长十岁。若自愿亦可提前致仕。但少数元老大臣,不在此限。
    退休年龄发生变化是在明代出现的。朱元璋对旧的人事制度做了较大调整,其中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这是中国古代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六十岁。
    5年后,即洪武十八年八月,朱元璋又出人事新政,将相当于今部队、警察系统的中下级官员的退休年龄提前至五十岁。此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四)中所记:“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
    但朱元璋规定的退休年龄在明代并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朱棣(明成祖)登基后即恢复“七十岁退休”的古制。此后,有关退休年龄的制度被不断反复修改,但明代退休年龄基本上是六十岁以上。
    在明代朱祐樘(明孝宗)当皇帝时,还出现了类似于今天内退的规定,即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无年龄限制,即使四十岁提出退休也会被批准。弘治四年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清代退休年龄则限定在六十岁以下: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一句话,武官官职越低,退休越早。
  古代推迟退休的原因
    在古代中国,提前退休与推迟退休,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政务需要和具体人、具体岗位来决定的,并不涉及养老金因素,有时甚至不允许退休,特别是高级官员,很多都死在任内。有的人即便退休了,也会被返聘或改当顾问。
    汉代,官员欲致仕,须申请,说明缘由。致仕有两种:一为老,二为病。告老告病,皆卑称“乞骸骨”。但官员致仕会出现几种情况:第一,愤而致仕者。第二,退而复用者。第三,劝留。第四,致仕年龄无定制。这几点,均以利于皇权为前提,也就是,能否致仕,还得看皇帝的心情。
    南北朝时期,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当皇帝后,委任已107岁的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罗结一直干到110岁时才退休,并且在退休后仍为朝廷出谋划策,直到120岁。
    古代推迟退休,有些时候是由腐败引起的。如唐代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贪恋禄位,退休年龄成了橡皮筋,可大可小,只要官场里有人就能推迟退休。白居易对此十分愤慨,在其系列长诗《秦中吟》之《不致仕》中写道:“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至于提前退休,其在古代非正常退休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一般不是身体原因就是因为犯错误而被勒令致仕。
  古人退休后的待遇如何
    在古代,包括低级官员在内的普通公务员退休后是没有工资可领的,只有部分高级官员和特殊人员才能领取部分退休工资,全俸则很少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如果退休前没有攒够钱,退休后吃饭都成问题。
    据《礼记》记载,在周代,卿大夫致仕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曰“庶老”。周公致政成王后,成王使居洛邑,享受最高的礼遇。《周礼·王制》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而一般的官吏退休后,国家为保证其特权,令其按级领取俸禄,使退职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又使在职者无后顾之忧。
    在汉代,高级官员退休后才能领到原俸禄三分之一的退休工资。《汉书·平帝纪》记载,刘衎(kàn汉平帝)当皇帝的元始元年规定:“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自此,汉代退休工资有了固定标准。
    从这条“退休令”来看,“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是相当于今天中央部委、省级领导的高级官员,他们退休后也只能领到在职时三分之一的退休工资,而相当于今厅、局、市、县领导的官员退休后则一分钱也没有。
    即便到了隋代,七品(相当于今县长)以上且有病的退休官员,才能酌情领取部分俸禄。
    完善的退休制度在唐代形成,退休待遇也得到提高,但也有级别规定,相当于今厅级的五品以上的官员退休才能领到原来工资的一半,五品以下是否拿退休工资不见下文。诗圣杜甫从工部员外郎任上退下后便无退休金,靠严武等一班朋友照顾,在成都还盖了草堂。
    明代关于退休后的待遇,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上,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四品以下,现职任满三年而无大过者,可升一等致仕。明中叶改为升一级或二级,而后致仕,若有过而不称职者,以原级致仕。致仕官在礼仪上受尊重,在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该品的礼遇。
    二是退休金,明初规定,致仕官食原俸。后又规定致仕官一般不领取俸禄,但享受本品豁免赋役的权利。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代,基本维系明制。
    据《安阳日报》、搜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