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5月1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7]

母亲的花母亲的话

  这个母亲节,你们是怎么度过的?陪母亲旅游,帮母亲干活,抑或送母亲礼物?无论怎样,都体现了一种关心。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母亲节,但因为孝的传统,古人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也很浓烈。
  我国也有母亲花
    母亲花,一般是指献给母亲的花,我们熟知的是康乃馨。其实,我国也有自己的母亲花,那就是萱草。
    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到萱草的是《诗经》:“北堂幽暗,可以种萱。”说的是古代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萱草就被人们赋予了解脱忧愁的意象。
    到了唐朝时期,诗人孟郊的《游子》一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萱草第一次与母爱联系到了一起。
    萱草可以入药,具有消烦解忧之功效,也叫忘忧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萱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萱草性凉味甘,可入药,有利水凉血、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的功效,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消除忧愁。因此,萱草也表示对母亲的安慰。
    古代游子们即将远行时,都会在母亲居住的屋子门前种上一些萱草,供母亲欣赏,以表孝心,也希望亮丽的萱草给母亲精神慰藉,减轻母亲对游子的思念。
    因为萱草代表母爱,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
  母亲的爱
    在胡适的一生中,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
    教他温柔宽厚”
    胡适3岁时父亲去世,被母亲带大,他虽然是进步青年,却有着那一代人没有的包容与宽厚。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胡适小时候,家里的财政并不宽裕,全靠胡适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
    胡适的大哥是败家子,赌博、吸毒,每次回家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出去当了,到处欠钱。每到除夕,家里总有一堆要债的,母亲每次都好生招待,等半夜时,才每一家债户发一点钱。等到胡适大哥回来,她不说一句责备的话,依旧和胡适的大哥大嫂一起吃团圆饭。
    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胡适一生提倡“自由主义”,晚年的时候却提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正是受教于母亲。
    教他认字读书
    胡适3岁前,母亲就让他认方块字;胡适5岁回到安徽家乡,母亲就让他在私塾里念书。
    当时私塾先生的教法很简单,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母亲则要求儿子读书必求甚解。别的小孩学费只有2元,虽然家境窘迫,母亲仍额外多交,嘱托先生为胡适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
    邻人宋焕家中有部《图书集成》是胡适一直求之未得的,需要80元,母亲便借贷为他买下。
    胡适在美留学7年,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母亲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他,以免他中断学业。
    是慈母兼任严父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严厉目光,就吓住。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一个初秋的夜晚,胡适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玉英姨母怕胡适冷,拿了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答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即老子死了或不在身边)。”
    胡适刚说完,就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夜深人静后,母亲罚胡适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胡适上床去睡。胡适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母亲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便真用舌头舔他的眼翳。
  儿子的孝
    鲁迅,是周树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这个笔名,取母亲鲁瑞的姓氏,寄托着鲁迅对仁慈而善良的母亲深深的热爱和尊敬。
    鲁瑞一生经历了许多苦难,三十一岁时爱女病死,三十九岁时丈夫亡故。鲁迅曾对人说:“阿娘是苦过来的!”因此,作为长子,鲁迅从少年时起就分担母亲的重担,一生对母亲都极为恭顺、孝敬。
  贷款买房,与母亲同住
    1919年,鲁迅在北京教育部任职,买下了八道湾的房子。先同二弟周作人夫妇迁入,然后回绍兴接母亲和朱安(母亲为他选定的媳妇)来京安居。三年后,因遭到周作人夫妇的侮辱、攻击,他不得不离开母亲,带着朱安另住砖塔胡同小屋。
    不久,鲁迅看到65岁的老母亲在周作人家得不到一丝温暖和照顾,时常受到二儿媳妇的闲气。他再向各方借贷,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一座四合院,将母亲接了过去,让老人得以安度晚年,直到85岁寿寝。他后来对妻子许广平说:“至于西三条的房子,是买来安慰母亲的。绍兴老房子卖了,买了八道湾的房子,她一向是住惯了自己的房子,如果忽然租房子住,她会很不舒服的。”
  买糕点,还给零花钱
    接母亲到家后,鲁迅将最好的房子让母亲住,自己则独居屋后一间简陋的小房。他那时已经四十余岁,但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外出上班,必去母亲处说声:“阿娘,我出去哉!”回家时必要向母亲说声:“阿娘,我回来哉!”晚餐以后,他总伴着母亲聊一会天,然后回到书房工作。他每日领到薪水,照例要给母亲买她爱吃的糕点,让老母挑选后,才将剩下的一下部分留下自用。除了交出一个月的家用,还给母亲一月26元零花钱。如此种种,在鲁迅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做儿子的规矩。
    不愿使母亲淘气
    鲁迅的母亲非常爱看旧小说,鲁迅或自购或托人代买,将一本本小说如鸳鸯蝴蝶派作品,张恨水的章回小说,源源不断地送到母亲手中,即使他后来去上海,仍不断地给母亲寄书。除书籍、还寄羊皮袍料、金华火腿等衣物食品,每月的家书也从不间断。
    有一次,母亲为修绍兴祖坟之事写信给鲁迅。信中说这笔钱应该三个兄弟共同分担。鲁迅立即回信说,这笔费用他早已汇到了绍兴,要她不必向二弟周作人提起,“免得因为一点小事,或至于淘气也。”鲁迅情愿自己节省,也不愿使母亲淘气。他母亲看到此信后,十分感动,对人说:“他处处想得周到,处处体谅我这老人。”“他最能体谅我的难处,特别是进当铺典当东西,要遭到多少势利人的白眼,甚至奚落;可他为了减少我的忧愁和痛苦,从来不在我面前吐露他难堪的遭遇,从来不吐半句怨言。”
  母亲节那天,美国人要佩戴胸花
    我们现在所过的母亲节来自国外。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风俗。那时,古希腊人每年春天都要为传说中的众神之母、人类母亲的象征——赛比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但这时还未形成母亲节。
    现代母亲节是由一位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
    贾维斯夫人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一个想法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对母亲的爱。
    可惜,愿望还没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创立母亲节。
    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而在这一天,美国人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链接
    ●关于萱草,还有一个成语:“椿萱并茂”。因大椿长寿,古人用以比喻父亲。而“萱”指母亲。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
    ●除了萱草和康乃馨,还有很多花也代表母亲:香草代表母亲品德高尚、高贵;勿忘我代表真实的爱、永恒的爱;羽扇豆代表母爱;鲁冰花代表母爱、刻苦耐劳、奉献。
  据《齐鲁晚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