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4月11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3]

歌词里净是生僻字中医药版神曲红遍全国

这首歌曲由山西省中医院创作 背后故事感人
  “莨菪荠苨,菝葜葶苈。萝艻芜菁,茳芏茯苓……”近日,一首中医药版《生僻字》在网络走红,是由山西省中医院创作的。这首3分钟的歌曲,歌词里净是生僻字。网友表示:这才是真正的生僻字,隔着屏幕满满的中药味道……短短几天,这首神曲微博视频点击量320余万次,健康中国、澎湃新闻、梨视频、新华社、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新华网、央视网等多家媒体微博转发。“我们希望通过不同的宣传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4月9日,山西省中医院宣传部部长赵惠峰说。
  “蹭”热点宣传中医药文化
    这首歌曲由山西省中医院创作,改编自网络歌曲《生僻字》,因其高难度生僻字组成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曲调,瞬间成为走红网络的“神曲”。歌词由赵惠峰和制剂室的中医师张轶欧共同完成,演唱者是医院脑病科室的临床医师张凌云。“当《生僻字》在网络走红的时候,我就想着拍个中医药版的,也算是‘蹭’热点,把咱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一下,当时的时间还蛮紧张的。”赵惠峰笑着说。
    在聊创作过程之前,赵惠峰先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之前,他的一位朋友来医院看病,路过门诊楼的一个柜子,指着右上角一个名为“没药”药斗子问他:“你们真逗,没药就没药,还告诉别人,多此一举吧。”赵惠峰答道:“那个叫没(mò)药,是一味中药,可不是没有药。”
    赵惠峰在工作中每天接触中医和中药,其中有大量的生僻字或多音字,很多人都不认识或读不准。“如果把这些生僻字编成一首歌,也许能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翻阅大量文献选出118个字
    然而,真正开始创作中医药版《生僻字》,难度远比想象的还要大,仅仅在生僻字的筛选上,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主创人员并非中医文献类专业人士,需要翻阅大量中医药书籍,从字的使用程度及字音的押运方面,做了大量的筛选。”赵惠峰告诉记者,自己之前虽然有过创作歌曲的经验,但这次歌词创作有专业门槛。连续3天,赵惠峰废寝忘食,翻阅了大量中医药文献,仅摘录出的资料就有两三厘米厚。他从中选出118个字放在副歌部分,这些字并没有因为自身的“独特”而降低使用率,对中医人而言并不陌生,它们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症名、中药名、人体穴位、针灸使用器具、脉象表现等多个方面,包含甚是广泛。
    把这些中药词组找出来是个费力的活儿,而怎么进
  行组合更显专业功力。要把同类词组放在一起,还要做到巧妙合理,合辙押韵。“制剂室的中医师张轶欧文字功底好,中医基础所的赵怀舟老师从医经验丰富,多年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他们也参与进来,帮我进行专业
  把关。”赵惠峰说。
  “练完这首歌,嘴皮都发麻”
    “说实在的,我刚刚拿到这首歌的歌词时有些头大,因为只认识其中70%—80%的字。”演唱者张凌云笑着说,自己上学时有一门课是“医古文”,其中就有大量的生僻字,很多还是繁体字。张凌云在《康熙字典》上查了歌词中每个字的读音、释义,其中很多字连手机都打不出来。为了唱好这首“拗口”的歌,张凌云颇下辛苦,天天反复在家练,每天练完这首歌,嘴皮都发麻。
    中医药版《生僻字》从创作歌词到录制成曲,前后用了15天,一夜就爆红了。“就像歌词中写的,‘沉疴力拔纵危澜也不惧,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故成医’,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走近中医药,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赵惠峰说。
  省中医院“网红”作品还挺多
    说起山西省中医院的“网红”作品,除了中医药版《生僻字》,还有今年年初推出的首部微电影《我的妈妈是超人》,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去后,迅速刷爆朋友圈,赚足了大家的眼泪,并得到同行认可。
    此前,该院还推出过医护版《成都》和《人民的名义》姐妹篇《生命的名义》等“网红”作品,都是他们自编自演、自创自唱的。尤其是医护版《成都》,对外发布后不久,点击和转发量迅速冲入全国排行榜前列。“我们的创作,不仅仅要‘红’,内容三观也要正。”赵惠峰说,不能将视角局限于直接宣传“小我”,而要站在一定高度带着使命感去传播“大我”。在宣传医院的同时,要让更多人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晨报记者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