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2月1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流浪地球》作者 刘慈欣:

希望我所有的作品都拍成电影

  2019年春节档期电影票房冠军非《流浪地球》莫属。作为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电影监制,刘慈欣曾表示,中国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近日,刘慈欣在山西阳泉家中接受记者采访,回答了部分网友关心的问题。
    问:影片《流浪地球》看哭很多人,您哭了吗?
    刘慈欣:没有,我们看电影是从创作者角度去看,不是从普通观众角度去看。我看到感人情节,更多地会想怎么加强效果更好,是以工匠的心态去看。一般来说,我们是打动别人,自己很难被看过多少遍的作品打动。
    问:影片《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现象是否会发生?
    刘慈欣:首先,在我们看得到的未来是肯定不会发生,因为太阳处于一个恒星的主星序之中,主星序中的恒星是十分稳定的,太阳就算真的要发生变化,对我们人类的尺度上来讲,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会是在很远的未来。
    问:有网友质疑影片中一些科学设定让人无法接受,您怎么看?
    刘慈欣:确实里面的很多设定不是太严格,甚至是一个BUG。这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受拍摄技术的限制、故事的需要。比如打掉摄像头确实不能把人工智能毁掉,你要表现毁掉人工智能的话,是有办法的。典型的就是《2001太空漫游》里面,毁掉人工智能很专业,航天员进到电脑的主板上,把存储芯片一块一块拔下来真的就毁掉了。可在《流浪地球》里,你让吴京去这么干,那电影的时间可能要拉长很多。所以,在遵守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又保证电影的可视性、可看性。
    问:《流浪地球》会拍成系列吗?
    刘慈欣:这不该问我,去问制片方导演,拍不拍不是我能决定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流浪地球》第一部的票房照这样的趋势走下去的话,是完全可以拍第二部、第三部的。我希望我所有的作品都拍成电影,这没有问题,但是毕竟科幻电影和小说相比,它受到的制约是很多的。
    问:国产科幻电影未来该如何发展?
    刘慈欣:首先,不要被某些框架限制死,科幻电影一定要多元化,要有多种风格。不能照着某一个风格、照着模式去拍,那是没有前途的。
    另外,要建立起一个科幻电影的工业体系,这个必须得有。这个工业体系就是很专业的,比如做星空特技的、做飞船特技的,都有它特定的专业,这个体系必须建立起来。
    第三,必须有好的原创内容,这个很重要。原创内容从两方面来,一方面我们要好的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品,这个现在太缺了。此外,科幻电影相对于从文学作品改编而言,它更适合原创。我们其他的领域的编剧数量很大,但是科幻编剧的数量很少,这方面我们必须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幻编剧来。
    问:科幻作家能预测未来世界吗?
    刘慈欣:不可能,描述不出来,不光是我,谁都描述不出来,甚至你描述100年以后都很困难。所以我们写科幻的人不是在预测,我们只是把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排列出来,但是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我们只排列那些最有意思的、最震撼的。我常举一个例子,一个不走的表,它一天还有两次能弄对。同样,你排列足够多的可能性,这里面肯定有几种能遇上的。但是不是预测的,科幻小说家并没有神奇的力量。
    问:您创作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刘慈欣:我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其实就是创意,不能说是枯竭吧,而是很难产生让自己能兴奋起来的科幻创意。这个大家有些误解,好像你写一部作品非要超越前一部,我没有这个想法。我说过,一部作品,它有很多因素是机遇,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但要写一个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能支撑你写下去的,就是你自己的想法很兴奋。如果自己都兴奋不起来,你别指望让读者能兴奋起来,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其实我们的科幻发展到这一步,并不是因为科幻本身,也不是说现在的科幻就比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水平高多少,它是大环境决定的。《流浪地球》的导演也反复强调,整个国家处于快速崛起的现代化状态,给科幻文学、科幻电影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现在最强的感觉是什么?是未来感!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在中国这么强烈的未来感,这种未来感就是未来给人的吸引力,世界上现在任何地方没有办法与中国相比。顺理成章,它就促进科幻小说、科幻文学的繁荣。
    国运盛,文运盛。这一点对其他文学我不知道是否准确,对于科幻文学是极其准确的。在一个落后的、贫穷的、发展缓慢的地方,科幻文学肯定不行。不论多么有水平、有创意的作家,也不行、得不到承认,这是科幻文学的一个特点。
    问:您觉得在这个时代您是不是也是幸运的?
    刘慈欣:有一位美国作家曾跟我说,你们中国的“60后”是最幸运的一代,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代人在你们的有生之年,看到你们周围的世界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很认同他这句话。我童年的世界和现在完全是两个世界,这对一个科幻小说作家来说,真的很幸运。我本人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要是生在别的时代,可能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就只能是在这样一个时代。 据央视新闻
  
  ■新闻延伸
  刘慈欣:科幻小说是我业余写的,上班时间写不了
    2月11日晚,微博网友@苔姐贴出了作家刘慈欣早前接受采访的一段话。刘慈欣称,像电力系统这种工作,必须按时去上班,坚守岗位。在坚守岗位的时候,就可以在那里写作了,相当大一部分写作时间都是在这个岗位上完成的。
    2月12日,微博认证为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的账号@国资小新转发了该微博。
    日前,刘慈欣接受媒体专访,对被国资委微博点名一事做出回应。
    问:国资委微博账号对您以善意的玩笑的形式,评价说之所以要深化改革,就是因为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您说的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现在改革之后,企业能专心搞发展,您也能专心写小说,请问您有什么回应?
    答:写小说也是业余时间写,上班时间你肯定写不了。
    问:现在还有很多作家是放弃本职工作转行出来的,对于并非专职写作又有一定写作才华的人,您有什么建议吗?是不是得专门转成全职作家,这样才能更全身性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答:从科幻小说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国内的科幻小说市场很小,养不活专职作家,专职写就根本生活不了,你怎么专职写呢?只能找业余时间去写。你看一本书现在卖几千册一万册,卖到5万册就很好了,你算下来这本书你按8%的版税来算,你看才挣几个钱?而且现在短篇小说的稿费一千字才150元钱,那20年前就这价了,你想想一年一个短篇小说2万字,一年能写多少篇?你靠这怎么生活?谁不想专业去写?但没有办法,只能业余的去写,你说让作家你把他撵出来,让他专门写作,生活是很艰难的。
    其实不光是科幻有这个现象,其他的主流文学也是,你现在写主流文学写现实主义小说,像传统的那种靠纸媒出版,靠那个生活,不太现实。你不能拿少数的作家,像我们这些畅销书作家确实可以靠这个生活没问题,但这是冰山的一角,大部分作家是不可能靠写作生活的。
    所以说他业余创作是可以的,但你要是把创作拿到工作时间就有问题。但业余创作这没办法,有啥办法?
    问:您当年在上班时间,是怎么分配工作时间跟写作的呢?
    答:工作时间是没时间写作的,想写他没有那个时间,事情比较多,就是下了班和节假日写。
    问:您有出现访谈中所说的在工作的时候坐在办公室的电脑面前写作的情况吗?
    答:那种情况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很少,因为没有时间。每天我们基层发电厂的工程师和搞技术的挺忙的,每天的活都不断,你哪有时间去写?
    问:国资委账号说还欢迎您常回娘家看看,您会有这个想法吗?
    答:发电厂不存在了,关掉了。
  网友:爱因斯坦不做公务员,也就没有相对论
    对于国资委回应刘慈欣一事,网友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曾经修船现在修行”科普称,大刘曾经的上班情况如今可能已不复存在了。“从前是锅炉汽轮发电机,一大堆人分散监控。现在都是一个总控负责,没有那么多人‘摸鱼’了,都自动化了。”
    还有网友更是表示,“没有中国电力系统就没有刘慈欣,没有刘慈欣就没有中国科幻,所以……”
    知乎网友雨先生则调侃称,要是爱因斯坦不在专利局做公务员的时候瞎琢磨,可能就没有相对论了。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