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1月14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最灿烂的回忆

  20世纪80年代之前,新绛县城没有明确的南北之分。汾河水把绛州大地一刀划开,两岸的居民只能通过南关的一座浮桥(又称南门桥、通津桥)相互来往。这极大地阻碍了新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也是长久以来全县党员干部的心病。
    1983年,南关汾河公路大桥工程正式启动。工作由县交通局承办,县里成立大桥建设指挥部,县长亲自挂帅,并抽调各单位年轻党员干部到施工一线。那时,我还只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光荣加入这项惠民工程。三四十度的高温下,同志们顶着烈日的灼烧,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每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已经在工地上;夜晚路灯都熄了,我们才踩着满脚的泥泞回到家中。转眼到了冬季,大雪冰封千里,同志们也没有一个人懈怠,仍旧活跃在施工的第一线。领导干部也好,一般人员也好,大家不分彼此,互相帮助,如同兄弟姐妹般共同奋斗在前线。
    我们不是没有听到亲友带着心疼的抱怨,别人坐在办公室舒舒服服,而我们太“傻”,要找“苦”吃。然而,我们深知,建桥是造福全县人民、使子孙长远受益的大工程。旁人看着是“苦”,于我们共产党员却是赛过蜜糖的“甜”。正因为大家都有着“傻”的精神,坚持以共产党人的标准严格自我要求,时时处处都考虑群众利益,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才能顺利完成党和组织交托的重任,把大桥建设得这么出色。
    两年后,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隆重举行,群众雷鸣般的掌声中,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我注意到,有几个熟悉却不知名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中有的人因积劳成疾而倒下,没能亲眼见证这一幕;有的人已经奔赴下一个任务目标,继续为人民事业贡献青春。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是哪里人,但我知道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30多年后的今天,南关汾河公路大桥依然屹立于汾河之上,支撑着两岸群众的往来交通,历经洪水、风吹、日晒、雨淋的考验,日平均通过量3000余人次,依旧坚固安全。这座桥为全县人民提供了无数的便利,为新绛经济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更促进了绛州文化的融会沟通,成为新绛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当我漫步在桥上,总会想起当年一起修桥的战友们。一起建桥的日子,更是我人生最灿烂的回忆。 王春梅(运城市委老干部局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