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1月19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拾麦穗

  因为修建三门峡大坝,1959年,我随父母迁到了坡上的细腰自然村居住。那里后来改名叫第二生产队。
    我上学时,每年有三个假:春节假、麦假和秋假。我读高小五年级那年的麦假,我村老师邓卓亮想回家,就把带领学生拾麦穗的任务交给了我。那时我才十一二岁,想着这事儿是大人安排的,又是为生产队集体出力做好事,就应承下了。
    拾麦穗,就是生产队社员收割完了麦子,将麦子从地里拉回打麦场后,我们去地里把散落的麦子(连着麦秆)捡拾起来。捡得多了,就用麦秆绑在一起,整理好背回打麦场,做到颗粒回收。如果因天气太干燥,麦秆脆得不能绑了,就用地边的草缠住。如果连着麦穗的麦秆断了,就把麦穗直接拾到框里。学生拾完麦穗后,才允许人们进麦地开麦茬(烧饭用)、拽麦茬叶(做鞋底用),然后耕作。
    接受任务后,我每天和大人一样,天一亮就起床,到麦场村口等一到四年级的学生,等到20多个学生都到齐了,我们再一起去拾麦穗。一路上,大家有的提篮子,有的背筐子,排着队、唱着歌,向队里安排的地块走去。
    我们队的地是坡地,梯田多,大块地少。我就让大家一字排开,从一块地的一头开始往前拾——这样才能确保拾干净,不会漏掉麦穗。拾完一块,再拾另一块。
    那个时候,社员干活是一天三晌,有时晚上还加班。我们拾麦穗是早上和下午,拾麦穗称斤登记,不算工分。每次拾麦穗回到打麦场,保管员会给每个学生称斤,还大声宣布。拾得多的满脸喜气和自豪,拾得少的则暗下决心下次要超过别人。
    一到四年级的学生都在7到12岁,但都很勤劳,没人偷懒。
    麦收一般20多天就结束了,学生们除雨天外,天天拾麦穗。大家像小鸡啄米般,弯一下腰拾一穗,小脸蛋晒得红扑扑、额头上流着汗,小手经常被麦茬划破,但没有一个哭过或叫累。
    高小两年的麦假,我都是在带领同村小伙伴拾麦穗的辛勤劳作中度过的。这样的经历让我领悟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意。
    赵俊绸(运城市委老干部局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