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0月17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九九重阳让喜庆冲淡一切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那么,为什么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呢?古人又是如何过重阳节的呢?
    2017年的重阳节,敦煌研究院披露了一批敦煌壁画,其中涉及古代重阳的传统民俗场景,呈现了古人如何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上图为北周时期莫高窟第296窟《福田经变》,其中就保留有鼓励人们赡养老人、病人的珍贵画面。
  重大传统节日集中在奇数上
    古时人们对奇数有一定的禁忌。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奇数六个偶数,奇奇相逢和偶偶相逢都成了节日。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都集中在奇数上,它们分别是一月一的大年初一、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五的端午节、七月七的乞巧节、九月九的重阳节,月数日数奇奇相逢。
    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恰恰是建立在不吉利的奇数之上,这是因为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
    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的称谓,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诗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的诗句。这里的“重阳”是指九月初九那一天。可见,在先秦就已经有重阳这一称谓了,不过它还不是节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以看出,人们已将“九”阳的寓意与“九”长久的象征结合起来了。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当时的重阳节,已经与祈求长寿挂钩。
    唐朝将重阳定为民俗节日,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著名诗篇。
  登高、赏菊、插茱萸,古人的重阳活动多
    重阳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
    古人如何过重阳?考诸文字,各个时代的人过重阳的方式有所不同。
    东汉至三国时期,过重阳节的方式是邀请友人聚会欢宴,有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为证。
    晋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则提到了重阳赏菊。面对满园盛开的菊花,饮美酒、食菊花做成的食物,然后再做几首诗,多么浪漫。后人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用采自重阳的菊花酿酒,到来年的重阳饮用。大概因为“九”与“酒”同音的缘故,到后来,重阳成为酿酒之节。《山东民俗·重阳节》记载,重阳之日是山东一些地方祭祀酒业神的日子。
    唐代时,重阳节这一天家人团聚、登高作乐。有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证。宋朝人刘挚给友人文莹的诗中,也描写了类似的心境:“无酒无人更无菊,重阳愁过鹿皮翁。”(宋·文莹《玉壶清话》)从这些诗句来看,登山、饮酒、赏菊,已成为唐宋文人度重阳的“标配”。
    而《武林旧事》记载,南宋宫廷会在九月初八做好布置,在殿中“分列万菊”,并点“菊灯”,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宫外的人们则“饮新酒”“泛萸簪菊”庆祝这一节日,并互赠“菊糕”。
    后世附庸风雅的皇帝,也选这一天登高。据《辽史》,辽圣宗三年九月初九,“重九,骆驼山登高,赐群臣菊花酒。”
    辽金时期,重阳是皇帝狩猎的节日。宋人的《燕北杂记》中记载:“辽俗,九月九日打围,赌射虎,少者为负,输重九一筵席。”金代的女真人也有重阳围猎的习俗。
    辽金两朝在重阳这一天还有拜天之俗。《金史·礼志》记载,辽金两朝一年举行三次拜天之仪,唯有重阳这次最为隆重。“重五”(五月初五)拜天于鞠(马球)场,“中元”(七月十五)拜天于内殿,“重九”则于都城之外。金世宗曾对臣下说:“本国拜天之礼甚重。”
    在金代,皇帝还于重阳这一天奠陵。金章宗二年九月初八,皇帝“如大房山,乙卯(初九)谒奠裕陵(其生父陵寝)”;金章宗四年九月初八,拜天于奉先县西;初九,致奠诸陵。
    元代蒙古人在重阳这天要打马球。皇帝亲临,与太子、王妃一同观看。王公大臣会击球的都要上场,骑骏马、着华服,群马争骤,倏如闪电。胜者赏,负者罚。
    古人过重阳,还有吃花糕的习俗。据《析津志》记载,元大都时代的百姓过重阳是要吃糕的。街上有小贩做了叫卖的,也有市民做了相互馈赠的。元人孙国敉的《燕都游览志》中说:“重九日,敕赐百官花糕宴。”明末人著作的《帝京景物略》中也有吃花糕的记载。
  重阳节登高,原是为了躲避灾祸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登高避灾,其二是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三是登高“辞青”。
    登高避灾源于汉代,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所载,东汉时豫州汝南(今河南汝南县)有一个叫桓景的人,家乡闹瘟疫,他便上终南山拜仙人费长房学艺。临近九月初九,费长房让桓景赶快回家,说他一家人有灾难,只有每人做一小袋子装上茱萸戴在胳膊上,然后登高饮菊花酒,就能躲避灾祸。桓景照办了。晚上举家登高回来,见家中的鸡犬牛羊全都死了。费长房说:“此可代也。”——假如一家人没有去登高,那么后果可想而知。自那以后,重阳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便成为风俗了。但经过千年的演变,重阳登高已不是为了辟邪,而是成为了集赏秋、祈福、思乡、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
    也有人提出,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小常识
  重阳节不可说“节日快乐”
    古时传说,重阳节登高是为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因为相传这一天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而不能说“节日快乐”。
    此外,重阳节还有一些禁忌。有的地方在重阳节之时,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还有一些地方有重阳节忌同床的说法,即夫妻要分床睡。 综合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北京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