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0月11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2]
[太原汾河景区20年·改造]

清淤蓄水种绿树 汾水碧波新美景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待到五月杏儿熟,大麦小麦又扬花……”电影《汾水长流》的插曲,唱出了山西人对“母亲河”汾河的赞美与深情。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汾河在太原境内由清澈变污黑,由长流到断流,成了“龙须沟”。恢复汾河生态环境,恢复水流,让水质逐渐变好,成了省委、省政府最关心的事,老百姓也盼望着“再现母亲河碧波荡漾的大河风光和秀美山川”。
  历史背景:污水横流成为“龙须沟”
    汾河是我省最大的河流,全长716公里,也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汾河在太原市境内纵贯北南,全长有上百公里,占整条汾河的七分之一。“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后,汾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有开采煤炭产生的污水,还有人们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看着真是痛心啊!”太原人贾师傅告诉记者。每年冬春季节,遇有大风,河道内便尘土飞扬,黄沙漫天;夏秋两季,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汾河干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则鸠占鹊巢,汾河成为了太原的“龙须沟”。
    汾河水体遭到严重污染,污水横流,地表水断流,汾河成了城市的排污沟和沙尘暴的频发地。
    而根据当时的监测数据显示,汾河流域66%已经成为劣五类水质,自太原以下的水体完全失去了生态功能。城市河道环境已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发展,素有“三晋母亲河”之称的汾河让人又爱又疼。
  蓄水美化:拿下“环境最佳范例奖”
    从1998年10月开始,太原汾河景区(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开始建设,两年后,总投资5.6亿元的首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首期景区工程北起胜利桥上游155米,南至南内环桥下游125米,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为清水渠,西侧浑水渠,昔日的汾河城区段黑水横流的“龙须沟”,通过东西两条6公里的排污暗涵,将污水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净化。
    穿城而过的汾河,经过清淤和治理,能真正安全地排泄百年一遇3450秒/立方米的洪水,满足太原市城市防洪的要求,达到安全泄洪的目的,而从汾河水库定期引水,实现了“蓄一池清水”的目标,改变了原来汾河作为季节性河流断流的状况,解决了太原市当时缺水少绿的状况。汾河景区通过每年650公顷的水面蒸发水量和350公顷的植物腾发,不仅增加了汾河城区段局部区域的湿度,而且对城区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通过疏浚河道,修护堤岸,种植树木等措施,逐步恢复汾河河道及两岸生态,汾河又重新恢复了她的生机。
    2001年12月28日,国家建设部授予太原汾河景区项目“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并推荐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有关奖项;2002年5月30日,联合国人居署决定授予太原汾河景区为“2002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
  建设记忆:辛勤劳动换来美景万千
    “汾河景区建设初期,我参与了绿化、保养泵房管道等工作。”10月7日,周大京(化名)带着孩子在汾河景区游玩,专门来到自己昔日工作的地方。
    周大京是1999年7月到汾河景区上班的。“最初,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迎泽大桥和南内环桥之间的绿化监理。”周大京告诉记者,当年汾河景区初建,两侧的暗涵和堤坝之间还需要土方填埋,每天拉土方的大车要往来几百趟次,直到年底才基本结束。
    次年春天,绿化工作逐步开展。“工人师傅开始在地面上给树木、花草定点放线,就是标注在哪里栽树,在哪里铺设花径。”周大京说,当时请来了江浙一带的工人师傅,对园林绿化很有经验。选取树种也动了不少脑筋,布置“槐香园”时,周大京和绿化负责人专程到河北省安固县,买了800棵直径10厘米左右的槐树,后来又补购了一些。小叶黄杨、连翘、灌木花丛等则取自太原本地。
    “沙滩碧水”是汾河景区一处融现代气息与历史典故于一体的景点。溪水、卵石、水鸟雕塑与沙滩共同构筑了一个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景色空间。周大京说,当时设计了一些用水泥做的树木桩,上面画有年轮。制作树木桩颇费功夫,光是调配颜色就有上百次,颜料涂到水泥桩上时,湿和干的状态都有变化。做树木桩没有模型,都是工人师傅一个一个做,效果不错。“沙滩碧水”一侧人工铺设了大面积沙滩,沙滩中的“母子情”雕塑突出了汾河母亲河的主题。周大京说:“最初计划用白沙,但试用后感觉白沙较硬,小孩子踩上去会不舒服,后来就选用了黄沙,是从海边拉回来的。”“当年,为保证汾河景区国庆节开放,5月起,绿化等各项工程就展开了大决战,大家几天几夜不合眼是常事。”周大京说。
    当年9月,周大京被调到3号坝泵房工作。“在这里工作期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破冰。”周大京笑着说,由于整个汾河河道是直的,冬季结冰后,极有可能发生胀力,破坏河道两侧的暗涵。每年冬至前后,工作人员就七八个人一组沿着暗涵破冰。因为没有现成工具,工作人员想办法请人用槽钢加工成铲子,还有特制的钢笊篱。破冰时,两三个人在前面用铲子使劲砸,冰块破开掉入河中后,两三个人再将冰块砸碎,剩余的人就把碎冰块用钢笊篱捞出来。“破冰可是力气活儿,冰面最厚处有50多厘米,而且天气特别寒冷。但大家齐心协力,一上午就能前进1000米左右。”周大京说,2001年冬天,中国冬泳第一人王刚毅来汾河景区冬泳,人工破冰难度大,就调来挖掘机砸冰,硬是砸出了一条10米宽的泳道。捞出来的大冰块经过加工,摆放在漪汾桥南泵房附近,晚上彩灯闪烁,成为市民喜爱的新景点。“我在汾河景区工作了4年多,见过1米多长的鲤鱼,也看到过白鹭、灰头麦鸡、花凫、紫鹭等珍稀鸟类。”周大京告诉记者。如今,每逢节假日,大量游人在沙滩上捡石子、放风筝,享受着回归自然的乐趣。
    20年来,汾河沿岸从昔日的乱石河滩变为今日的湿地美景。建设者们挥洒汗水,巧手涂抹,让汾水再现碧波,让两岸再生苍翠,让太原这个北方城市,尽显湿地风光。十里烟波,绿意无边。如今,汾河景区已成为太原的会客厅,是太原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晨报记者田勇高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