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9月10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8]
改革开放40年 灵石经济社会发展巡礼

城乡巨变 灵石腾飞

  40年风云变幻,40年沧海桑田。改革开放的 40年,是灵石县城乡发生巨变的 40年,是灵石县展翅腾飞的 40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新征程。40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民生、稳定任务和多重叠加的困难、风险、挑战,灵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开创了灵石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群众安居乐业的崭新局面。
  经济实力 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的40年,是灵石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40年。
    全县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5944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226.2亿元,是1978年的380倍,实现了从几千万元向两百亿元的跨越;人均GDP由1978年的304元攀升至2017年的83162元,是1978年的272倍,实现了从几百元向八万元的飞跃;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386万元增加至2017年的128.3亿元,是1978年的925倍,实现了由千万元向百亿元的迈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78年的660万元猛增至2017年的16.1亿元,是1978年的243倍,实现了从几百万元向十几亿元的突破。
  转型发展 迈出大步
    40年来,灵石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18.6:57.9:23.5调整到2017年的2.2:65.3:32.5,二产、三产比重分别提高7.4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全县已形成以核桃为龙头,中药材、规模养殖、设施设施蔬菜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体系。核桃林总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量1200万公斤,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中药材从无到有,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建成万只以上养鸡场31个、千头以上养猪场21个,万头以上养猪场7个,肉蛋奶年产量超过5万吨。全县蔬菜面积1.8万亩,年产量达4.9万吨;全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7个,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
    如今,新型工业不断壮大,“一煤独大”的格局加速扭转,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19.3%,装备制造、铝工业、电力等产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石膏山、红崖峡谷进入4A景区行列,静升古镇王家大院5A景区创建全面启动,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11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0亿元,实现了“千万百亿”的目标。
  基础设施 成绩斐然
    灵石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476万元增至现在的70.2亿元,40年累计完成投资1289.3亿元,年均增长23.3%。交通、水利、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长期“瓶颈”制约正在加快打破。
    当前,灵石县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大西高铁灵石设站,新改、改造农村公路184条、县级公路11条,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506.3公里,公交线路增加到8条,城市公交营运客车达到139辆。民生水利快速发展,三齐沟水库、石膏山水库建成投用,段纯河、仁义河、静升河治理成效明显,完成人畜饮水安全工程1345处,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达自来水。供电设施日臻完善,全县变电站达到13座、变电容量1239兆伏安,35千伏公用线路达到12条、总长100.8公里,供电用户达到8.8万户。邮电通信规模不断扩大,固定电话、移动信号、电信宽带覆盖所有乡镇,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9万户,是1978年的66.7倍;移动通信业务从无到有,手机用户达到23.5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9.1万户,是2003年的90.7倍。县城污水处理厂和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4%,较2009年提高34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05万平方米,较1997年增长13.5倍;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率达到52.74%,较“十五”末提高9.34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极大改善
    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366元,是2001年的8.7倍,年均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52元,比1978年增长211.2倍,年均增长14.4%;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16.3元增加到2017年6.5万元。
    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极大改善,电视机、电话、汽车、电脑、空调等耐用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1个省级贫困村成功“摘帽”、5865人如期脱贫、1229人完成易地搬迁,贫困发生率由6.6%下降到3.3%。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五险”参保人数达到19.5万人次,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率达到99.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4年上调。
  社会事业 全面进步
    在社会事业方面,灵石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72所,在校生达到5万人,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2018年高考达线人数1630人,创历史最好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88个、病床1081张、卫生技术人员1526人,比1978年分别增长4倍、3.2倍和2.5倍,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98.3%,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
    县图书馆、文化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全县12个乡镇、3个城区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287个行政村和23个社区实现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电视数字信号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全覆盖。县文体活动中心建成投用,“500米健身圈”、287个行政村实现健身场地器材全覆盖。
  生态文明 成效卓著
    灵石县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40年来人工造林50万亩、退耕还林24.8万亩,全县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04万立方,森林覆盖率达到32.89%,实有林木绿化率达到60%。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累计治理241.2万平方公里、修建各类淤地坝52座,治理度达到62%。
    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4181辆,取缔改造各类锅炉543台,搬迁汾河流域污染企业68户,完成汾河沿线16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2011-2017年单位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34.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79.4%。
  
  
    党的十八大以来灵石“颜值”更佳“气质”更优
    改革开放的40年是灵石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40年,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在这40年发展历程中,如果我们把视线聚焦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多,会发现灵石故事更是精彩纷呈,发展“颜值”更佳、“气质”更优、“含金量”更高。全县上下紧扣率先发展目标,担当实干,敢闯善为,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创环境、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强劲发展态势。灵石不断给人惊喜、人们也不断更新着“灵石印象”。
  经济增长更快了
    五年来,灵石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2013年—201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部位列全省前十、全市前三,在全省45个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中排名第二。
  发展后劲更足了
    五年来,灵石县实施重点项目450项,完成投资708亿元。东方希望铝工业、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聚义煤矸石制纤维、聚源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等转型项目竣工投产,启光发电、扬帆碳素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长城盛世电子商务产业园、仁康医院等项目快速推进。
  人居环境更优了
    五年来,灵石县实施城建重点工程219项,完成投资166.5亿元。新增供热面积157万平方米、供气用户13834户,新改建供水管网23.8公里,架设供电线路600公里。城区主要街道完成提质改造,新区主干路网基本成形,森林公园、新热源厂、大西高铁站前广场、静升河休闲广场建成投用,进入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行列,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全面铺开,城市功能品味大幅提升。
  改革力度更大了
    五年来,灵石县先后实施了182项重点改革,涉及经济、社会体制、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推进金融创新,组建全国首支县级城镇化建设基金,设立3000万元企业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为企业和项目融资、周转贷款20亿元以上。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269项精简到52项。组建行政审批局,累计办结审批事项1644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全面实施河长制,引入第三方开展煤矸石综合治理。
  民生保障更好了
    五年来,灵石县财政年均民生支出达18.3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以上。围绕解决民生突出问题,2014年以来每年承诺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公交,城区3座人行天桥建成投用,保障性住房建成9112套,改造城区小街巷15条、农村危房1454户,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连年提高、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38亿元。特别是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3000万元实施“微民生”工程,累计投入上亿元,先后实施了1000余项工程,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社区,受益人口达15万人。
    回顾既往,成就巨大、殊为不易,展望未来,前景光明、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灵石县全县上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压奋进,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民风好的幸福灵石而不懈奋斗!
  本版文图均由灵石县委宣传部提供
  晨报记者李广飞整理